兩岸
  • 【本報訊】 今年二月六日的南台灣地震後,陸續爆出有民宅因土壤液化而下陷、傾斜。專家指,雖然屋宇下沉,主要結構如樑柱等並不會受到影響,被評測處於高危區的民眾亦毋須過分恐慌,樓宇並不會因此倒塌,只會對自來水、燃氣等糸統構成影響。

    土壤液化是地震中常見現象,指在外力反覆震盪下,鬆散的土壤因受到壓縮,導致內部空隙縮小,地下水壓升高。當水壓升高至超過土壤可承受的壓力,水分又不能從地底排出,便會出現土壤液體化的現象,地面會失去載重能力,出現地面塌陷或建築物傾斜。

    僅破壞水電燃氣管道

    另有專家指,土壤液化會破壞如磚牆的建築結構物,及樓宇的自來水、燃氣、電力管線及排水系統等,但對結構樑柱等主要結構物影響不大。

    台灣的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江崇榮指,依照台灣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修訂的相關法規,所有在此時期以後建造的建築物均通過土壤液化潛勢評估,民眾毋須過分憂慮,營建署未來亦會陸續提供相關房屋健檢的配套措施,協助解決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