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不少網民昨以遲來的祭奠,質疑官方在南京大屠殺發生七十七年後才設立國家公祭日是姍姍來遲,亦有人認為終於還算有了。不少人指需告慰的不止是南京大屠殺的遇難者,還有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不管他是哪一黨,哪一派的,都是民族英雄,值得每一個後人敬仰和朝拜。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表示,南京大屠殺已過去七十七年,日本卻一直試圖否認這段歷史,認為不對日本提出真誠謝罪的要求,實際上是沒盡國際義務。童增指出,民間對日索賠的意義重大,能從國際法的層面解決戰爭遺留的問題。
中國首次以國家公祭規格紀念南京大屠殺,昨引起日本傳媒關注,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辭中嚴加批判日本的歷史認識問題,是為明年抗日戰爭與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定調,中國將會持續以歷史問題對日本施加壓力。
拍紀錄片盼反思侵略
另外,日本華人導演李纓執導的紀錄片《靖國神社》,前日在英國舉行首映禮。李指,希望影片能令日本重視靖國神社問題,反思其在二戰中的殘酷侵略本質,認為一個國家如何面對戰死軍人及戰爭的負面遺產,決定它未來對待和平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