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 張淑英展示她與鍾崇鑫的合成照。(互聯網圖片)

    【本報訊】侵華日軍造成無數中國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重慶現年九十三歲的張淑英婆婆,當年新婚不久的丈夫加入抗日前線,從此天人永隔。近年在志願者幫助下,張才知丈夫當年在南京保衞戰中殉國,如今被供奉在台灣台北忠烈祠。張上月堅持長途跋涉赴台,只為見那個令她夢繫魂牽的靈位名字最後一面,實現逾半世紀愛的約定。

    一九三五年,十四歲的張淑英經介紹認識國民黨軍官鍾崇鑫。兩人情投意合,不久便訂婚。當時抗日戰爭打響,鍾率部奔赴上海前線,兩人從此天人永隔。後來張的父母隨國民黨遷往台灣,她堅持留下,為重慶籍的鍾崇鑫守在當地。

    一九四九年,張淑英與第二任丈夫生了兩兒一女,因對家庭有責任,只好將初戀感情深埋心裏。直到八八年,第二任丈夫逝世的五年後,兒女均成家立業,她才將心事向兒女傾吐。她指鍾崇鑫是自己的初戀,這輩子不會忘記他,一直想知道他的靈位放在哪裏。

    在志願者幫忙下,終在江蘇文史資料查到鍾崇鑫戰死南京雨花台的記錄,之後查到他的靈位被安放在台北忠烈祠。上月張婆婆在幼子陪同下,赴台北忠烈祠拜祭,許下另一個愛的諾言:來世我們再見。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