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新收費搶錢
正大張旗鼓打造「具幸福感宜居城市」的深圳,被指漠視民生。深圳地鐵票價調整方案正式出爐,新票價周二實施,由原本按車站數目收費,改為按里程分段計算,變相加價。當局早前的聽證會上,曾提出三種票價方案,最終選擇最貴、最不受歡迎的方案。民眾直指當局綁架民意,聽證會形同虛設,怒斥在物價高漲下還要加車費,猶如在民眾傷口上撒鹽。
按站收費改計里程
今年九月,深圳高調宣布要用十年時間,將深圳打造成幸福指數高的宜居城市,成為全國典範。言猶在耳,深圳市發改委上周四發布新的地鐵票價方案,採取起步價加里程價方式。首四公里的起步價為兩元,之後按照長短途,每隔一定路程加錢。地鐵一號線全線開通後,羅湖火車站到機場全程九元;二號線初期工程世界之窗站至赤灣站全程五元;三號線草埔站到雙龍站全程七元。
現時地鐵票價是以按站分段計算,首三個站收費兩元,第四個站起加一元,以後每四個站加一元,最高車資為六元。由於車站間距離不平均,最短的車站間距僅六百米,最長的可達三點九四公里。
新方案以里程計算,會令票價大增。如一號線華強北站至僑城東站,原本收費三元,新收費漲至四元;崗廈站至深大站的票價,則由四元變成五元。最令民眾不滿的是,當局明明可選更便宜的票價方案,最終竟漠視民意選擇最貴、最不受歡迎的方案。
每日乘地鐵上班的白領許小姐批評,深圳地鐵在有物業收租、廣告收入、政府財政補助的情況下仍選擇最貴方案,在年底加價很不合理,希望可以推出優惠票給長期乘客。
今年九月底,市發改委曾舉行地鐵票價聽證會,提出三種票價方案,如今通過的是方案二。方案一、三的車費普遍較低,且無需加價,在聽證會上較受消費者代表歡迎。發改委當時的說法,到二○一二年,方案三將會比方案一、二,分別每年少收四千四百萬及八千五百萬元,民眾質疑當局這個決定,純粹從商業角度出發。輿論怒斥當局不僅沒將聽證會放在眼內,亦漠視國務院穩定物價的要求。


深圳地鐵乘客後日購票時,需付新的票價。

地鐵每日客流量龐大,新收費影響大批民眾。

內地物價飛漲,地鐵加價被指漠視國務院穩定物價的要求。 (資料圖片)

許小姐希望地鐵可以推出優惠票。 (本報深圳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