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年車禍後隧道公路一帶出現車龍。(資料圖片)
將軍澳交通建設追不上人口增長,一遇連環車禍即塞爆,居民苦不堪言。將軍澳新市鎮近年發展迅速,多個新型屋苑入伙後,人口已超越四十萬,作為該區交通樞紐連接市區的將軍澳隧道,已超出最初設計最高車輛流量架次,在繁忙時段經常擠塞,上月及前年兩宗連環車禍,更導致公路近乎癱瘓,車龍綿延至觀塘,揭示該隧道幹線已無法疏導日益繁忙的交通,但居民至少仍要苦等五年,才可望見問題解決,原因是原本可紓緩區內交通的藍田隧道工程,一拖再拖,預計二○二○年才落成。

將軍澳隧道收費亭附近曾發生兩車相撞。(資料圖片)

前年車禍後多車塞於公路,寸步難移。(資料圖片)

泊車位求過於供,居民只好違例泊車。(陳繼偉議員提供圖片)

將軍澳隧道曾發生車禍,導致觀塘區交通癱瘓。(資料圖片)
上月農曆年假後首個工作天,於清晨六時許,距將軍澳隧道出口約二百米路面,發生七車連環相撞,涉及三輛貨車、三輛的士及一輛旅遊巴士。受意外影響,將軍澳隧道公路須全線封閉,引致車輛塞爆,車龍由將軍澳跨區一直伸展至觀塘警署附近,多線巴士需要改道。
至早上近九時,涉事車輛全被拖走,交通方才逐漸回復正常。前年十二月曾試過一小時內於將軍澳隧道管道附近發生三宗車禍,包括一宗三車「串燒」相撞、一宗六車車禍及一宗五車連環相撞,引致觀塘區交通大癱瘓,有乘客不耐煩,索性在路中落車,於車罅中冒雨徒步回家。車禍於九時許發生,要直至凌晨才恢復正常。
藍隧工程一直拖延
兩宗意外揭露了將軍澳交通建設追不上人口增長,將軍澳人口已逾四十萬,車輛流量相對增加,但區內出九龍市區的道路,主要依靠將軍澳隧道及寶琳路,已難以應付。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指,即使沒有意外發生,平日將軍澳隧道於繁忙時段,交通亦擠得水洩不通。隧道每日車流量接近九萬架次,超出設計流量近萬。其中,近四千三百輛的重型貨車架次更為隧道帶來嚴重負擔。
方又指,政府早於○六年制訂《將軍澳進一步發展可行性研究》,原定於二○一六年能落成藍田隧道及「跨灣連接路」將軍澳跨灣大橋,但工程一直拖延,藍田隧道最終於明年才動工,預計二○二○年才落成,「跨灣連接路」則連詳盡時間表也未有!居民每日仍要面對進退不得的交通擠塞之苦,苦不堪言,有居民甚至選擇兜遠路,由西貢清水灣道出市區,只為避開車龍。
倡引入八達通繳費
方補充稱,政府曾擬於行車隧道引入八達通電子繳費設施,有助加快隧道車流量,減輕擠塞。惟計劃並不包括將軍澳隧道。故希望政府能盡快於將軍澳隧道引入系統,緩解「逼爆」車流,並應加速興建新隧道及跨灣大橋疏導車流。
逢星期一至五見刊
袁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