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財經分析員斷言香港樓市出現了泡沫,他最重要的理據是本地樓價在四十多年間急升了一百倍。看過這論據,很多人便深以為然,更堅信香港的物業市場出現了超級泡沫。該分析員的結論或許是對的,但論據似乎有點粗疏,近年的香港,就是充斥着各類這種簡單、片面、不作嚴謹考證的論斷,社會上不少人又欠缺見事之明,易受煽動,因此社會上一片怨懟之聲,動盪不安,也是由此而來,筆者對此一直深以為憂。
理性、客觀的分析應當先比較四十多年來的薪酬升幅是否跟得上樓價,如果兩者步伐一致,則不代表後者升幅過巨了。結果發現前者只上升了數十倍,而後者卻有百倍之多,經過這一比較,我們才可初步懷疑樓市可能有泡沫,但仍遠未可以斷言。因為經過港府幾十年來的建設,目前已有近半市民住在公營房屋,接受了政府的補貼,今日要買私人樓宇的人,平均購買力絕非四十年前的人可比,事關經濟能力較差的人已不必買樓,想買,也可以買政府補助的房屋。
還有,四十多年前仍未流行物業按揭,也不流行建小型單位出售,當時買樓大多要一筆過付款,一買就要買一整層甚至一整幢。隨着按揭流行和物業小型化,愈來愈多人有能力買樓,需求增加,價格自然攀升,試問又如何肯定這就是泡沫?
陳偉強 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