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搭金華火腿
記得小時候有次返鄉下,父母拿了一條很大的火腿回來,成條腿超級硬,普通菜刀無法砍開,要出動鐵鋸才搞得掂。爸爸每次切出一大片後,便會將剩下的掛在露台,前後用了足足半年時間才將之幹掉。當時一直在想這條吃不完的火腿,何以如此硬繃繃?直至長大後,才知道這叫做「金華火腿」。
當上飲食版記者後,每次做有關矜貴菜式或湯水的專題,幾乎都見金華火腿蹤影,對這種食材亦知的更多,它是眾多品種中的極品,名叫金華亦都有典故。傳說北宋時,女真入侵,幸得抗金名將宗澤戰勝而還,當時的鄉親就送了很多豬腿給將軍送酒,宗澤為免浪費,將豬腿醃好放在船艙拿回開封。到埗後,人們發現用鹽醃過的豬腿帶股鹹香,用來做菜夠美味,甚至連皇帝吃過都讚好,並將之命名為金華火腿。
而金華火腿之所以如此有名,還因為各種因素,例如所用的豬必定是皮薄骨細的兩頭烏,貪其脂肪豐富味甘香。先用重5至9公斤的豬後腿,並經醃、洗、風乾、上架和發酵等程序,包括醃之前去掉油脂和多餘部分,並要在特定溫度下加粗鹽醃製,又要定時翻身和補鹽,當洗淨多餘的鹽分後又要風乾,足足要逾一年時間。另亦有說上佳的金華火腿,有特定形狀,如火腿爪要彎、外皮要黃而亮澤、肥肉最緊要均勻等,非常嚴謹。而無論是熬湯或燉菜,只要加少許,即能起到畫龍點睛之效。不過,由於製作工序繁複,現時的原隻金華火腿已很矜貴,身價飆升,亦令其躋身貴價食材之列。


百搭金華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