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保增長大前提下,中央有機會出台政策令內地樓市升溫。(資料圖片)
在生物科技股帶動下,上星期五晚,納指重上五千點關口,對上一次企在五千樓上,已是十五年前科網熱時創出的紀錄。港股方面,聯儲局短期內啟動加息的可能性大減,息口敏感股炒完一輪,之後輪到剛出業績的騰訊(00700)接力炒上,整周恒指累積升552點或者2.3%,收報24,375點,觀乎上周預託證券計算出的指數升幅,今日港股早市極大機會返到24,500點附近開出。

太陽日誌
近期A股愈走愈強,滬綜指已經連升多日,牛到爆燈,主要係人行繼續逆回購,變相放水。不過本地搵食的基金大戶,似乎唔多信A股可以癲好耐,近期恒生AH股溢價指數由120升番上132.8水平,已差不多番到去今年一月中高位134.5,A股狂升H股慢升下,A股已經貴H股三成三。
內地券商唱到行,短期滬綜指睇四千點,今次大媽與基金經理邊個睇啱市,相信好快有答案。至於話會唔會因A股狂升帶起番H股,由大行做的基金經理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有水浸情況所見,這個可能性不能抹殺,且看今次港股可否趁機會解決多年與兩萬五點阻力糾纏不清的關係。
基金水浸尋出路
一旦基金經理要急急解決手上現金過多的問題,可以預期交易深度夠的大市值國企,會較先得益。在國企重組及一帶一路概念下,電訊、石油、鐵路、基建及建築股都可以睇高一線,短期值得優先考慮。
對樓市由壓抑到托市不遺餘力,中央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理論上,政府唔畀樓市死,減息或多或少紓緩了這個高財務桿槓行業的利息成本壓力,內房股理應可以有驚無險咁渡過今個周期,惟獨今次情況同○九年不大一樣,內房企業面對市場環境較以前複雜,例如三、四線城市落成量遠超過市場需求,引發價格戰線漫長,並非阿爺兩三句說話可以解決。
另一點,是當人民幣唔係必然兌美元升值。以往上市內房企業透過發美元債集資,息口隨時去到10厘甚至15厘,主理人計過度過,人民幣升值令債務變相貶值,最後都係除笨有精。
富力地產(02777)上周跌至五十二周低,皆因上市以來首次業績唔派息,更弊嘅係,去槓桿會係今年內房股的一大趨勢。
兩會對樓市着墨不多,市場預期中央樓市政策今年都唔會有太大調整,反而鬆綁房貸及放鬆限購措施,預期會在各地方陸續出台。或者因為樓市托極唔起,最近內地媒體吹風,部分一線城市為鼓勵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二套房貸,正研究減低稅費的措施,看來在保增長的大前提下,中央不能不讓內地樓市升溫,以推動財富效應支持經濟。
史提芬

租/售 | 租 售 | ![]() |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