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瞭望
  • 法國巴黎遭受恐襲,事件還演變成雙重人質挾持事件,更多無辜者遇害,法國總統奧朗德反恐策略不免受質疑,特別是血洗《查理周刊》辦公大樓的兩名槍手賽義德與謝里夫的名字,多次於法國執法機關雷達上出現。美英兩國情報界人士異口同聲表示,事件凸顯反恐情報蒐集之重要性,拉法國為秘密監控行動背書。

    周日在巴黎市中心舉行之團結集會,成為法國捍衞言論和出版自由、拒向恐怖主義低頭的象徵,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首相卡梅倫等答應出席活動聲援法國。雖然各方雪中送炭,但難阻法國政府反恐不力爭議發酵。賽義德與謝里夫和恐怖組織千絲萬縷的關係,成媒體報道焦點,法方走漏眼指控不絕於耳,奧朗德急召閣員共商鞏固國安對策。

    美國官員披露,賽義德曾於一一年前往也門,接受當地阿蓋德分支訓練。有研究極端主義的法國學者稱,賽義德之弟謝里夫可能與回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有連繫,謝里夫曾安排極端分子到伊拉克,加入IS前身伊拉克阿蓋德,他與突尼斯裔恐怖分子哈基姆關係密切,謝里夫與賽義德或透過哈基姆接觸IS。

    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承認,當局無全天候監察賽義德與謝里夫,強調無迹象顯示二人快將施襲。不少法國保安界人士認為此乃非戰之罪,受資源所限,執法當局不可能全天候監視所有可疑人物。

    前美國中情局局長海登受訪時表示,巴黎恐襲更顯蒐集手機和電郵通訊數據之重要性,有助及早識破恐襲陰謀,料法方很快會在這方面向美求助。英國軍情五處處長帕克曾批評中情局「走佬特工」斯諾登好心做壞事,揭露西方情報機關內部運作,向恐怖分子送禮,他與海登所見略同,稱各地情報機關應獲賦予更大權力防範恐襲。

    英軍里格比前年五月在倫敦街頭被回教極端分子斬殺,兇手之一阿德博拉喬犯案前曾試圖前往索馬里參加聖戰,最後被捕無法成行,軍情五處對他不會陌生。里格比光天化日下被阿氏殺害,是軍情五處權力不足或情報分析失誤所致?帕克也承認,監控權力再大,也無法百分之百保證恐襲可被及時制止。

    美國大打全球反恐戰,國家權力持續膨脹,民權保障日削月割,恐襲威脅不減反增。巴黎恐襲發生後,美英力倡擴權反恐,難道想找反恐遇上挫折的法國一同抬轎、共掩愈反愈恐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