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近六年來,接連向山姆大叔宿敵拋出橄欖枝,既與伊朗解凍破冰,又和古巴重建邦交,唯獨對北韓疾言厲色棍棒交加,近期網絡戰爭爆發,華府坐實北韓是罪魁禍首,奧巴馬不由分說簽署行政命令,向北韓實施新一輪的制裁,此舉明顯殺一儆百。
奧巴馬宣稱結束小布殊的單邊外交政策,這幾年化敵為友,若看伊朗和古巴,確實出現突破,雖然伊古仍遠遠稱不上「友」,但起碼死結有望解開。
人們難免奇怪,同是「邪惡軸心國」,同是核危機,伊朗總統魯哈尼能與奧巴馬通電傾談,德黑蘭可和國際社會達成協議,為何北韓領袖從金正日到金正恩都被拒千里之外,自二○○八年起停頓的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六方會談也重啟無望?即使北韓過去幾年數度釋放被囚美國人,華府仍然冷臉以待,滴水不漏,聲稱前赴平壤的「拯救者」並不代表華府,拒絕北韓任何要求,包括雙方進行直接談判的提議。
美國前總統小布殊窮兵黷武,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也對北韓貼上「邪惡軸心國」的標籤,但他任內卻把北韓「資助恐怖主義國家」的惡名移除,以利六方會談。奧巴馬是否特別討厭北韓?金氏政權不像伊朗那樣否認研製核武,而是直認不諱要核威懾,而且一而再再而三進行核試,或許這令奧巴馬認為北韓不可救藥,但最主要的,相信這與奧巴馬的美國重返亞洲策略有關,孤立金氏政權,有北韓這個威脅存在,製造東亞緊張局勢,美國才能打正旗號在亞洲橫行,南韓和日本才會唯華府馬首是瞻,成為制衡中國的棋子。
索尼一齣電影觸發網絡戰爭,給奧巴馬打壓北韓新藉口,其實,北韓受到國際多輪制裁,而且閉關鎖國,九成的貿易和金融交易與中國進行,美國新制裁措施,發揮的實質效用很微,華府旨在敲山震虎,向外國傳遞不容類似網絡襲擊重演的訊息。
索尼這次遇襲,與過往美國遭到的網襲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不但機密外洩,資料更被摧毀,這可說戳到美國這個高度網絡化國度的最痛,危及國防、外交和經濟,這才是真正「不可踰越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