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鐵是非不斷,繼多次出現列車事故後,近日傳出西港島線工程出現滯後,或未能如期通車。在不利因素下,港鐵卻宣布明年加價百分之三點六,市民對是次加價反應甚大。究竟可加可減機制是否失敗?面對多次的事故,港鐵應如何改善?

顧問老師:歐陽凱琳

Q:為何港人對港鐵加價反應甚大?

A:港鐵近月多次出現事故,再加上近期沙中線、西港島線等工程延誤,令市民對於港鐵服務信心下降,甚至達致失望程度。因此在眾多不利因素下,港鐵早前仍然宣布加價,即使配以不同的優惠計劃,仍然會引發起市民較大反應。

Q:港鐵應如何改善老化問題?

A:港鐵為上市公司,為股東爭取最大利益為首要原則,因此近年將維修工程外判,以減低公司成本。但由於外判工程以價低者得,難以保障工程及保養質素。因此港鐵有責任加強監察外判工程進度,以維持較高的服務質素及減少事故頻率。

延伸思考

1.港鐵的載客能力是否已達致飽和?

A:早前有報告指出,港鐵多條的行南線已經達致飽和,部分使用率更高達百分之一百。要解決以上情況,港鐵應盡快擴張鐵路網,減輕超負荷的鐵路沿線。至於政府亦有責任設立結構性分流,例如考慮加強其他交通工具的載客量等,或開拓更多的商業區域,以分散人流。

2.鐵路擴張與城市發展有何關係?

A: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完善的鐵路網絡可帶動人流,以沙田及大埔為例,由於政府早前開始規劃交通網絡及其他配套,令相關的地方變為新市鎮,吸引不同的市民搬入或入內尋找工作。事實上,城市化對於城市及市民均帶有好處,有關地區可以高速發展,而市民亦有機會得到較多發展機會。

3.現時的可加可減機制是否失敗?

A:政府為港鐵設立可加可減機制原意,是當經濟滑落,港鐵票價可跟隨市況而下調;惟本港近年持續通脤,加上受外圍因素影響,因此過去數年,港鐵票價都是跟隨市場而上揚。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答案請瀏覽網上專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