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設臨時市集小巴站

  • 【記者鍾雅宜報道】為加快本港房屋建造速度,市區重建局早前宣布加快觀塘重建計劃,將第二、三區合併發展,影響區內逾一百二十個小販攤檔及多條小巴及巴士線,當局特意於觀塘政府合署舊址興建一幢兩層高臨時小販市集及小巴站安置,由於地方受限制加上需要加裝電梯等設施,整個項目建造及保養費高達六千五百萬元,較原本預算高出近一倍,預計今年九月落成啟用。

    觀塘重建區加快發展步伐,區內物華街及協和街兩處小販市場共一百二十二個持牌小販檔將受調遷,當局早前拆卸觀塘政府合署,建一個樓面面積達一萬五千平方呎的雙層臨時小販市集及小巴總站。

    市建局觀塘項目總監李樹榮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市集以雙層設計,每個攤檔面積約二十四平方呎,特別採「田」字形設計,令每檔均有兩個樓面可做生意,除提供水電設施外,亦設扶手電梯及升降機,並採用自然通風,「部分位置係鐵絲網圍封,通風、擋雨,亦具透明度,市民响出面可看到市集情況。」

    雙層設計 耗6500萬元

    市集將有一百二十五個檔位,足夠安置以售賣衣服及乾貨食品為主的所有小販。現時新市集規劃已完成地基平整工程,預計今年九月可啟用,將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小販檔主每年需繳約七千元牌費,市建局亦會提供每檔約一萬元搬遷津貼。市集旁的臨時小巴站亦會同步落成,共十條小巴線將遷至該處。

    為安置同樣受影響的仁愛圍巴士站四條巴士線,當局亦將拆卸市集對面的美都大廈改建成臨時巴士站,預計今年三月清場,年底前可落成啟用。李指出,遷站後部分線路將略為改道,相信不會加重該區交通壓力,反而可減輕裕民坊交通擠塞情況。

    李樹榮透露,臨時市集、小巴站連垃圾站設施預計使用四年,建築成本連保養費用高達六千五百萬元,較原本當局預計的三、四千萬元高出近一倍,主要因應小販檔要求加設扶手電梯等,加上地皮面積有限,市集需以雙層設計,令成本大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物華街街市的小販將於今年九月遷入新建的臨時小販市集。

    舊觀塘政府合署已拆卸,正進行土地平整工程。

    今年落成的臨時小販市集部分位置以鐵絲網作外牆,通風及擋雨之餘亦夠通透。(模擬設計圖)

    李樹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