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貪曾罪魁

  • 審計署踢爆本港空氣質素指標從未達標,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昨再展開聆訊,狠批「前朝」曾蔭權政府對空氣污染政策無作為。有委員點名批評曾蔭權的自滿藐視態度,致當局只顧花時間研究對策,本港空氣質素卻停滯不前,如同紙上談兵。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不諱言,「前朝」政府對收緊空氣質素指標較被動。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撥亂反正,指修訂《空氣污染管制條例》草擬工作已到最後階段,冀明年初審議。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稱,本港每年都有市民因空氣污染問題患病死亡,他不滿前特首曾蔭權對改善空氣質素無作為:「曾蔭權自滿藐視嘅態度,歷史上係有記載!」他批評當局紙上談兵,令空氣質素指標長年不達標,並無寸進,他又質疑黃錦星未有履行職責。陸恭蕙承認,「前朝」政府對收緊空氣質素指標較被動,稱前任政府對每個政策執行的排序有所不同,盼市民及議員可展望將來。

    倡每五年檢討空氣質素

    公共專業聯盟成員梁繼昌表示,本港八七年訂立的空氣質素指標,至今沿用二十五年,期間審計署兩度對改善空氣質素工作提出建議,他質疑當局為何等到二○一四年才更新空氣質素指標。環保署副署長黎志華回應,港府九七年已檢討空氣質素指標,當時曾考慮參考美國引入可吸入微細懸浮粒子(PM2.5)指標,但礙於美國引入指標時面對長達五年的法律訴訟,故抱觀望態度;至二○○六年世衞更新空氣質素指標,當局隨即進行公眾諮詢及顧問研究。

    黃錦星表示,今年一月公布採納更新的空氣質素指標,已參考世衞空氣質素指引及中期指標。修訂《空氣污染管制條例》的草擬工作已到最後階段,冀明年初提交立法會審議。修例草案將加入規定每五年檢討空氣質素指標的條文,盼可逐步達至世衞標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本港空氣質素停滯不前。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