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中菜西評 主導全球

顧問老師:Keith Leung

國際級飲食界天書《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13》昨出爐,香港貴為美食天堂,多間食肆及酒店獲得「車胎人」青睞,但飲食指南負責人及品評家均以西方人為主,為何指南在亞洲飲食界仍有相當影響力?由西方人品評香港本土菜式又是否具代表性?

Q:入選《米芝蓮指南》多為較高級的餐廳,會否打擊本土飲食文化發展?

A:《米芝蓮指南》的目標對象,均是能夠消費得起的旅遊人士,所以與最地道的飲食文化不相往來,而事實上,來到本港尋幽探秘尋找地道美食的遊客,他們大多不會參考《米芝蓮指南》,所以指南對本土飲食影響不大。

Q:為何《米芝蓮指南》會惹起全球關注?

A:《米芝蓮指南》是經過長時間,不斷累積經驗,變成飲食指南的指標及權威,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影響下,西方文化成為全球主導,全世界均以西方社會為標準,亦是令《米芝蓮指南》受全球矚目的原因。

延伸思考

1.「米芝蓮」推出全球不同城市的美食指南,如何反映歐美主導全球飲食指標?

A:在世界走向全球化後,英語就成了國際語言,在互聯網上,更有七成的資訊用英語編寫,而西方的價值觀亦代表了全球的客觀標準,而《米芝蓮指南》亦成為世界各地人士的美食指標,某程度上是文化霸權,但同時間也因為西方以外地方不爭氣,才會造成西方領導全球文化的局面。

2.港府如何利用《米芝蓮指南》推廣本地飲食文化?

A:基本上,一間餐廳能夠登上《米芝蓮指南》,不單是為餐廳作本土宣傳,更將其口碑帶到全世界,讓各地的旅客能夠慕名而來,一嚐星級食肆,所以政府並不用特別做些甚麼,指南本身已經是一件很有效的宣傳工具。

3.中國人與西方人口味不同,由外國人品評中菜是否合適?

A: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各地的飲食文化均互不影響,但隨世界的文化交流漸增,為了迎合遊客口味,本土美食就開始被改良才推廣出去,務求本地以外的人都能欣賞,其實各地的飲食文化一直在互相影響,要中菜迎合外國人口味也並無不妥。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