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身體語言大辭典:服藥可預防痛風發作

痛風是指尿酸在關節(如足踝或大腳趾的關節位置)形成結晶並產生炎症,造成徵狀,例如紅腫發熱,引致如被千刀萬剮的痛楚的疾病。它所造成的炎症也會對關節及筋膜等其他軟組織造成破壞,所以需要盡快控制急性痛風發作,把痛風症對患者關節健康的影響降至最低。

每次痛風發作,也有機會令關節造成傷害,所以如能在發作前服食藥物進行預防,可減低痛風對身體的傷害。事實上,痛風發作前會出現一些身體變化,例如感到點點刺痛等,可以服用醫生預先處方的秋水仙素藥物,每兩小時服食一次,大概服食了六次或開始出現腹瀉的情況便停止服用,令炎症無法冒起。

不過,用作治療急性痛風的藥物包括類固醇(steroids)、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及秋水仙素(colchicine),有機會對身體產生不同的副作用,例如類固醇有機會削弱免疫力、水腫或骨枯等,而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則可能帶來胃痛、胃潰瘍、水腫或令氣管收縮,秋水仙素有時引致腹瀉、輕微的肌肉痠痛及發炎或影響腎病患者的腎功能。所以這些藥物必須由醫生處方,並根據醫生指示服用。

當然,長遠來說要在生活作出調整,包括充裕的休息、多喝水,戒喝酒精類飲品,並同時減少進食高普林食物,如動物內臟、豆腐、貝殼類海產等等,可減少痛風發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