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起源
通識攻略:年輕人改圖當參政?
近日網上有多齣「新戲」上映,主角並非影帝影后,而是政治人物。網民惡搞政治人物,將他們變成電影海報主角,再換上令人拍案叫絕的標題,藉此幽主角一默。究竟時下的改圖惡搞事件,反映甚麼社會現象?
Q:以往的政治人物甚少被惡搞,為何現時會成為主角?
A:改圖是「惡搞文化」一種,在十年前於中、港兩地日漸流行,直至五年前開始蓬勃,但當時並非針對政治人物,而隨着本港的政治風氣轉濃,愈來愈多年輕人關心社會時事,惡搞對象便改為政府或政治人物。
Q:改圖的網友,背後是否有政治立場?
A:改圖者當中,部分政治立場鮮明,他們關心社會事務,但又無力改變,故藉此發洩對政府不滿;也有部分改圖者,沒有鮮明政治立場,只想透過改圖而得到樂趣,其作品若得到網民讚賞時,又會感到滿足。
Q:惡搞文化盛行,反映甚麼政治現象?
A:參與惡搞的人士,部分是想參與本港社會事務的年輕人,但由於參政途徑不足,惟有以此方式引起注目。以今次的特首選舉為例,因為大部分市民無權投票,惟有用另類方式,如改圖等參與。另外,在五、六十年代,市民不滿政府或政治人物,會寫信到報館反映,但在現今社會,除文字表達外,愈來愈多人透過改圖惡搞,再經互聯網發表。
延伸思考
1.為甚麼大部分網民只惡搞負面消息?
A:港人比較關注負面新聞,惡搞是將負面事件放大,較易令網友產生共鳴。如果惡搞一些正面消息,例如揶揄好人好事,隨時會惹來反效果,改圖者反而會遭受網民圍攻。
2.惡搞事件對主角有何影響?
A:若惡搞只是個別無關痛癢的事件,主角可以當被「幽默」,一笑置之;但如果惡搞事件不斷,主角的負面形象很容易深入網民腦海,即使日後真心悔改,亦於事無補。此外,若虛構的惡搞事件不斷,也會令外界誤以為真,對主角產生負面情緒。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唐英年險仆倒傻笑掩飾08/12/2011
網民後日遊行反修例禁改圖改歌 02/12/2011
網民瘋狂改圖狠批 19/02/2012
10萬人上街逼唐退選 18/02/2012
網民改圖寸爆 好戲還在後頭 17/02/2012
網民後日遊行反修例禁改圖改歌 02/12/2011
網民瘋狂改圖狠批 19/02/2012
10萬人上街逼唐退選 18/02/2012
網民改圖寸爆 好戲還在後頭 17/02/20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