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馬英九前路障礙重重

  • 政黨輪替乃民主的常態,世界上沒有萬年的執政黨。馬英九今次大選贏得艱辛,最後藉「安定牌」險勝,未來四年朝野的互動與攻防,國民黨穩中求進,民進黨改革求變。台灣選民也愈趨成熟,選後有六成六受訪者對馬英九表示滿意,不滿意者只有兩成五;雖然民進黨落敗,但仍有六成三人對蔡英文表示滿意。

    大選甫落幕,隨即是下一場選戰的開跑,國民黨要貫徹改革、提振經濟以符選民的期盼;民進黨敗後檢討,要改變兩岸政策,提出一個可讓台灣百姓安心的未來願景。朝野兩政黨必須提出符合民眾期望的政策與理念,在下次選舉中才有望獲勝。

    民進黨立委議席大增

    民進黨力主保台灣主權,不承認「九二共識」,但又提不出相對有力的論述。現台灣很多企業和民眾都投資大陸,他們為顧及生活,支持穩定的兩岸政策,發揮以商促政的功效。民進黨維持本土路線,與百姓的現實利益有衝突,是這次選戰最被動之處,若不改變兩岸政策思維,將難以前行,也難以在下次選舉中取得優勢;必須建立社會信賴感,貼近中產階級的價值觀,才能打造重新執政之路。

    民進黨在蔡英文的帶領下成功轉型,走中間路線,擺脫暴力陰影,綠營在今次大選雖敗猶榮,小英只輸八十萬票,比起上屆民進黨輸二百二十萬票,支持綠營的選民不斷增加,蔡英文比上屆謝長廷多拿六十五萬票,且民進黨的立委議席也大有進帳,由二十七席增至四十席。民進黨若穩步成長,四年後有力擊敗國民黨。

    這次選舉,許多大財團站出來挺馬,今後馬政府推動政策時,必會顧及大財團的利益。鴻海集團老闆郭台銘高調表示「政治要為經濟服務」,馬英九今後制訂兩岸政策時,必會考慮台商在大陸投資的利益,其不沾鍋的風格恐難脫金權政治的陰影。

    未來四年,馬英九將會荊棘滿途,國民黨在立法院僅過半數,沒有絕對優勢,今後推動政策必定障礙重重。此外,兩岸因素發酵,北京會否如以往般繼續讓利?抑或會要求走上北京設定的議題道路?「不統、不獨、不武」的思路能否繼續貫徹?

    很多人認為馬英九的路線是兩岸分治的確定,尤其是選戰以「九二共識」為主軸,主打「一中各表」。選後輿論認為「一中各表」已獲台灣多數人民的支持,進一步要求北京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如此結果,相信是北京始料未及的。

    江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