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激進肇禍 壞孩子暫扮乖?
替補機制諮詢會爆出數十名示威者衝擊會場、與場地管理人員及保安員肢體衝突,事後建制派循例進行圍剿,政府員工接力發聲終引發公共服務群體與激進政黨之間的一場暗戰。同一時間發布的最新民調卻顯示,捲入事件的社民連民望插水,在十大政團排名中跌至榜尾,評分更插水至該黨成立以來的新低!衝擊不斷,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長毛梁國雄終開腔,與當日帶頭衝入會場的V煞面具勢力劃清界線,畢竟區選臨近,還不為插水民望消毒,損失可能更大,政圈中人更指出,近期形勢發展或會令壞孩子暫時變乖!
泛民激進勢力年初大分裂,社民連與人民力量分道揚鑣後,為爭原有支持者及吸納新血,彼此激鬥不休,盡出辣招「以激制激」,先後在七一遊行、替補機制抗爭中互撼,兩者行動不斷升級,雖爭取到選民眼球的注意,卻未見爭取到民心。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上月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了十大政治團體排名調查,若以八月的結果對比今年五月,兩個激進勢力都是輸家。社民連與人民力量在期內雖扭盡六壬搶風頭,結果卻顯示受訪選民並不受落,甚至反感倍升,因為兩黨均民望下挫,社民連的評分更錄得該黨成立以來的新低,堪列於十大政治團體榜末席;至於另起爐灶的人民力量,則因為認知度不足,連十大政治團體榜都不入,民望評分亦較同屬小型政團的街坊工友服務社遠遠落後。
民調曝光後,被指率眾衝擊替補機制諮詢會的社民連翌日即回應事件,與V煞面具人劃清界線;微妙的是,其競爭對手人民力量稍後公布區選安排時,負責人言行亦降溫,未見過去常見的咄咄逼人,明顯兩黨均感覺到區選殺埋身、民望不能再插水的壓力,不約而同收起壞孩子的面孔。
現時距離區會選舉僅兩個月,兩黨這時才尋求形象改變,洗脫壞孩子形象動機明顯,但這種發展亦只會是暫時性,因為,選舉工程展開後,黨派之間的攻擊亦會潑雨式上演,社民連及人民力量要奪取選票,都要落實狙擊對手的選舉策略,屆時,政黨亦會回復原貌,或者,激進永遠是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