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長期病患憂開支增 基層醫療計劃作用小

  • 【本報訊】港府近年發展基層醫療計劃,提供各種醫療券等資助,鼓勵長期病患者分流到私家醫院或診所,以減輕公立醫院負擔。香港復康會的調查卻發現,約八成二受訪的長期病患者擔心會因計劃而增加自己的醫療開支,六成二人擔憂私院或診所收費「零標準」;有糖尿病患者認為,港府即使肯資助部分藥費也無補於事,促當局提高私院收費的透明度,並加強病者自我管理訓練。

    促增私院收費透明度

    香港復康會去年底訪問了七百九十名長期病患者,六成二人為退休人士,僅百分之四人往私家醫院及診所覆診。調查顯示,約八成二人擔心若果響應計劃到私院看病而需付差額,會增加自己的醫療開支;亦有過半數人擔憂診所會「將貨就價」提供治療服務,又擔心若果重用公立醫療服務便需重新輪候。

    復康會副總裁伍杏修預料,計劃雖提供資助,但作用不大:「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唔會貪千幾蚊資助,而去花五千幾蚊醫病啦!」他認為政府應投放更多社區資源,向長期病患者推廣如何自我管理病情,才可長遠有效地減輕公院負擔。

    六十歲的退休人士丁先生患糖尿病二十年,寧願自行控制飲食及每隔三個月花四十五元到普通科門診覆診,也不願月花至少四百多元到私家診所治病。他認為當局需增加私院收費的透明度,如設收費投訴機制,亦可於各區設立社區健康中心提供健康檢查。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復康會調查指,八成二長期病患者憂基層醫療計劃會令醫療開支增加。左為伍杏修,右為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