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SUN視線:港海尋寶

環保不單是綠色,還可以是藍色。海洋佔地球面積七成,孕育無數生命,保護海洋的重要性不比陸地低。香港海洋一度污染嚴重,但隨着工業北移,收緊排污監管,近年水質大有改善。資深海洋攝製專家萬志權化身海底奇兵,深入本港海底,追擊地球最美麗一面。由目不暇給的珊瑚群,到新奇獨特的海洋生物,將海底色彩光輝重現大眾眼前,盼喚醒港人珍惜海洋資源。 記者陳詠恩報道

「水底視野唔同地面,你永遠都唔知落水後可以見到啲咩,每次都有驚喜!」萬志權坦言自小喜愛海洋,更希望將海底下最動人時刻與人分享。他的潛水資歷超過十年,並有多年海底攝製經驗,曾參與拍攝紀錄片《海底漫遊》,花十四個月探索本地及外地海底世界。

澳洲八爪魚成新移民

遊遍各地海底的他指出,香港的海底景色絕不比外國遜色,近年隨工業北移和水質管理改善,能見度最好時可達十至二十米,甚至可發展海底旅遊!他形容本港海底如大寶藏,○一年他在西貢大浪灣對開尖洲發現大片海葵,有眾多小丑魚穿梭其中,畫面極美,面積之大可媲美澳洲的海葵森林,目前浸會大學正在研究。他細訴多年來在本港海底的有趣發現,如未曾在香港出現過的模仿章魚(Minic Octopus),還有全球最毒海洋生物之一的藍圈八爪魚,牠通常只在澳洲出現,懷疑有人飼養後遺棄,成為海底「新移民」。

海洋攝影有趣之處,是在有限時間內「尋寶」,因為每次下水只有一至一個半小時,每日亦只可下水三至四次。多數人都只會走馬看花,但萬卻偏偏喜愛一些體積細小的生物,如只有花生般大小的豆丁海馬。有時他會在一棵海葵前「定晒形」,等待小生物浮游出現,「其實呢幾年增進咗好多海洋生物知識,起碼要知道邊度會大機會有嘢睇。」他就曾為見蝦虎魚一面,苦苦等待半小時!

不過,他大嘆近年本港海底積聚棄置魚網,影響景觀,希望透過展示海底美景及出畫冊,呼籲大眾保護海洋。由現時至二月二十八日,他在Canon Pro Solution Hub舉行《愛海洋.愛地球》展覽,展示他在本地海底拍攝的攝影作品。

第一手消息請瀏覽on.cc 東方互動《即時新聞》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水底攝影普及,潛水者在接觸海底生物時要分外留神,免影響生態。 (受訪者提供)

萬志權

藍圈八爪魚

模仿章魚

豆丁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