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各行各路 保和諧失樁腳
  • 政情:小氣候:各行各路 保和諧失樁腳

    白鴿黨主流派從此耳根清淨了。兩個多月前在黨內另起爐灶,組成新民主同盟的黨內改革派近三十名成員,終於與黨決裂,並且選擇在白鴿黨今日召開會員大會,改選領導層的象徵性日子正式宣布退黨消息,主流派硬食這一記悶棍。不過,只要臉皮夠厚,捱過傳媒炒作有關消息的這兩天,明日之後,黨內只剩一把聲音,再沒有人興波作浪,對黨路線說三道四,主流派經過陣痛,賺凸了。

    雖說包括新界東七名區議員在內的近三十名改革派成員,以不滿黨內主流派對政改及「五區公投」的立場,以及在政改立法未有阻止功能組別永續,理念不同導致他們決定退黨,但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白鴿黨爆發這次近年最大退黨潮,可是四年前「真兄弟」事件種下的根。改革派不甘被主流派利用懷疑被滲透事件,欲乘勢肅清黨內的異議聲音,兩派不和表面化。這個心結,四年來不斷發酵,政改與「五區公投」立場,只是壓垮白鴿黨內兩派各行各路的最後一根稻草。

    該來的始終要來,從改革派兩個多月前宣布成立新民主同盟之日起,白鴿黨主流派應已預期有集體退黨到來之日。再者,改革派採取分段退黨策略,由成立新民主同盟到今日宣布退黨,等於製造了心理預期,減輕了毫無徵兆爆出集體退黨消息的殺傷力,改革派卻連續兩次成功聚焦,站上堅持政改立場的道德高地,為日後參與連場選戰響鼓。

    白鴿黨這次創黨以來的最大分裂,黨內主流派付出黨形象受損的代價,但黨內關係從此相對和諧,換來一段喘息空間,重新整合,修補損害。退黨改革派的成員,不少來自新界東,其中七名退黨區議員早已在選區內建立牢固的樁腳,以○七年區選的得票數計算,分布在西貢、大埔到沙田三個同屬新界東的分區選區,七名退黨區議員合共取得超過一萬六千多票,還未計算敗選的得票部分。○八年立法會選舉,已率先因為政改立場而退黨的鄭家富,以約四萬五千多票當選,估計票源起碼有三分之一來自這批新東退黨區議員的樁腳,下屆新東選戰,就算白鴿黨現任的卿姐與黃成智能夠保住兩席,但失去大批新東樁腳之下,要爭第三、四兩席的機會,可謂難上加難。

    其實,早在本年六月鄭家富宣布退黨之後,白鴿黨在新東大埔的地區工作大受打擊,卿姐與黃成智準備在大埔成立辦事處,填補這片空白,尚未成事,又遭逢包括以新東區議員為主的退黨潮。明年區選結果,應可得窺退黨對白鴿黨在新東的地區工作,是否一次毀滅性地震。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