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紅加東減運房局連環奸計
運輸及房屋局豪花七百萬元,聘請顧問公司研究的三條過海隧道車輛分流報告,九個建議方案絕口不提回購。運房局一味向東看,推銷「紅加東減」,完全當位處港九西隅的西區海隧無到,局長Eva姐鄭汝樺上周更自行爆料,力指在中環灣仔繞道未落成前,就算西隧減價吸引更多車輛使用,也只會加劇西區往東行的交通擠塞情況,為顧問報告的「紅加東減」方案補底。
道路系統無法配合分流車輛,真的是讓西隧無法在三隧車輛分流發揮作用的唯一原因?前日港鐵宣布金鐘站擴建工程計劃,徵用夏愨花園挖地打造四層車站,中西區地區人士恍然大悟運房局獨愛紅、東二隧,把西隧貶至「一文不值」的底蘊。
三隧車輛分流,為何與金鐘站擴建扯上關係?箇中原因,涉及工程泥石如何運送的問題。早在本年四月,運房局已就金鐘站擴建工程的泥石處理諮詢中西區區議會,以工程為配合港島西線項目建設為理由,要求區會同意使用中西區道路系統,在非繁忙時間運走金鐘站挖地工程產生的三十多萬立方米泥石,利用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設置的臨時轉運站,由躉船運走泥石,減少經由陸路運輸對全港交通的影響。當時區會以工程屬港島西線項目的一部分,遂同意運房局建議。
詎料港鐵的金鐘站擴建規模,並非只配合港島西線項目,尚包括港島南線、沙中線和荃灣線,須運走的泥石量將逾五十萬立方米,以每日有一百五十架次泥頭車運送計算,進出即達三百架次,將大大加重西區道路系統的負荷,而且影響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一帶的環境,運房局施掩眼法,以買一送三的方式誤導區會,同意把金鐘站擴建產生的泥石,全部送到港島西轉運。
據說區會一直被運房局蒙在鼓裏,直到較早前立法會討論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轉作臨時卸泥站的徵地令,有議員發現運房局提交的文件聲言,中西區區議會已同意有關建議,再查詢區會,才發現中了運房局的陷阱。據說區會主席陳特楚已致函立法會小組委員會陳述立場,要求運房局與港鐵澄清泥石載運的安排,重新諮詢區會意見。
地區人士說:一旦每日三百架次泥頭車穿梭金鐘至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的一段海旁道路,必定加劇區內通往紅隧的交通擠塞情況。
如果運房局建議回購西隧減價疏導三隧車流,吸引更多車輛使用西隧,加上每日往返的泥頭車,肯定帶來一場交通癱瘓大災難,運房局當然要向東看,搵區會過橋,過咗海就係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