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01月21日(四)
上海市金融辦公室昨發表聲明,否認正研究放寬個人海外投資計劃。港股應聲下挫三百九十一點,跌幅幾倍於前一天因為有關傳聞刺激而轉跌為升的二百一十七點,「港股直通車」概念復活的期望再次煙消雲散。港股過去兩天舞高弄低,全拜潛在競爭對手上海的同一個傳聞影響,港股走勢由誰主導?與哪一個市場的依存度日益靠攏,相信市場不難找到答案。
上海已定下在二○二○年發展為國家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名義上與香港起互補作用,實質已是競爭對手的關係,今日竟然出現上海乾咳,香港打噴嚏。有朝一日,會否上海打噴嚏,香港重感冒呢?
上海在長三角經濟區的龍頭地位是公認的,香港在珠三角經濟區又是否公認的龍頭?此一問題在過去一段頗長時間一直引起爭論,不過,昨日在港出席亞洲金融論壇的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突然釐清了粵港的定位,認為兩地可循多方面深化金融合作,以香港為龍頭、深圳和珠江三角洲等城市支援,強化區內競爭力,向中央爭取更多先行先試的政策,推動香港金融業參與粵省的金融改革。
去年九月,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二次會議,深圳打造前海地區為現代服務業發展區,並與中環金融區相提並論,當時黃華華也聲言,香港製造業的發展,廣東是香港的前店後廠,現在的服務業發展,也有個前店後廠,前海是前店,後廠在香港,也可以「雙贏」。
在黃華華口中,香港是後廠也好、是珠三角金融合作的龍頭也好,其實都在再三強調同一個訊息—香港不論扮演甚麼角色,都離不開珠三角地區、廣東省的支援;黃華華昨日特別列舉一個統計數字佐證—已有超過八十家廣東企業在港上市,融資超過一千九百億港元,香港的龍頭地位,倚靠廣東省支援才可舞動裕如。
廣東是內地少數幾個國民生產總值已超越香港的省份之一,黃華華公開奉香港為粵港金融發展龍頭,表面上是解開了橫亘於粵港之間多年的心結,潛台詞卻在提醒香港,離開了市場潛力巨大的粵省珠三角,香港這個地方狹小的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空間極其有限,誰在帶動誰提升競爭力,已經毋須再糾纏於一些名位的口舌之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