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售 | ![]() |
租 售 | |
樓盤由property.hk提供 |
Fundman睇市:思捷高息股揸住無壞
踏入兔年連插四日,上周五港股終於見到V形反彈,收市升120點,報22,828點,但對比之前跌幅,只係杯水車薪,成個星期累跌1,080點或者4.5%。市場主旋律,係憂慮亞洲新興市場通脹失控,沽貨重返歐美等已發展國家股市懷抱,而且資金流出不限於股市,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剛錄得近4億美元淨贖回,係去年十一月十日以來最大,在祖國出現成功壓制通脹失控的徵兆出現之前,資金流出亞洲市場的趨勢,恐怕短期唔易逆轉。
思捷環球(00330)出中期業績,其股價由去年三月開始拾級而下,最多跌超過四成,多少反映市場對前景不太樂觀,結果半年純利跌21%,至21.4億元,同市場估計相若,營業額按年下降4.2%,至176.93億元。
坐擁73億元現金的思捷,終於選擇在業績麻麻的時間,更慷慨的回饋股東,中期息增加三成五至1元,盈利派息率由35%大幅提高至60.2%。
回購中國業務之後,管理層花更多篇幅講解內地業務發展情況,上半年內地銷售額14.17億元,約等於公司總收入8%,純利貢獻2.3億元,佔整體約10.7%,撇除中國銷售收入,上半年歐洲及亞太區的銷售額,實質分別倒退10.8%及26.9%。中期業績大概令人了解到,儘管再轉壞的空間唔多,但能令業績大反彈的催化劑仍暫時欠奉,尤其中國業務對整體估值未足以構成拉動作用。
更惹人談論的,可能是管理層的變動,昔日帶領思捷在歐洲(主要是德國市場)取得輝煌佳績的鐵三角組合,終於徹底輪替,繼前大股東邢李O,前副主席兼財務總監潘祖明以後,○二年開始接邢氏棒,轉任行政總裁,現轉職非執行主席一職的高漢思(Heinz Kornalik),成為三年來,第三個退下火線的開國功臣。
高層換班重新定位
○八年加入思捷,成為非執行董事的Hans-Joachim Korber將會接棒,此前,他是德國最大零售企業麥德龍(Metro AG)的行政總裁,市場認為思捷的管理層變動,會令未來分工更加清晰,品牌改革,重新的產品定位,以及組建新班底工作,會由行政總裁范德施擔任,而Korber將負責內部及行政管理方面。
歐洲業務似乎見到黑暗盡頭,加上以現金回饋股東,回報達4.6厘,應可支撐思捷股價企在36元水平樓上,有貨者看來不應賤價求售,即使未來幾個月可能缺乏刺激股價的消息,但暫時當收息股揸住先都無壞。


歐洲業務見起色,加上以現金回饋股東,應可支撐思捷股價企穩36元之上。(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