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 【本報訊】再有地方政府被揭保護文物不力,河北張家口市一座逾千年歷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窟,日前被揭遭附近大型煤場污染,窟內的石佛雕像被遠處吹至的煤灰覆蓋,佛像雕塑猶如「黑佛」。據悉,石窟同時鄰近鐵軌及公路,列車等駛經所產生的震動對石窟構成威脅,隨時面臨倒塌。消息曝光後,當局昨晚指已派員打掃,目前佛像已恢復原貌。

    位於下花園區雞鳴山南麓山腳下的北魏石窟,建於公元四百六十年至四百九十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二○○八年被訂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悠久的石窟水蝕風化嚴重,內裏大多石佛雕像已面目全非。其主龕位於後壁正對窟門處,內雕鑿近兩米高的釋迦如來本尊坐像,從遠處一看,其手臂殘損,手印、衣紋、面相均無從辨認,僅頂部保存較好,隱若可見蓮花等雕塑,惟顏色已不再灰白,猶如一尊「黑佛」。

    鐵路威脅石窟安全

    據悉,「黑佛」是因石窟遠處有一大型煤場,當大風刮起煤塵飛揚,長年累月下,窟內的石佛雕像均覆蓋一層厚厚的煤灰,造成嚴重污染。前下花園文保所所長王文升稱煤灰污染只是表面問題,石窟旁的國道及兩條鐵路嚴重影響石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