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業廢桶製毒鑊長用攞命
【本報訊】中央電視台揭發有小五金之鄉之稱的江西上饒縣,不少工廠長期以廢棄的化工鐵桶作原料,經多重化學加工,生產煮食用鐵鑊,並已大量流入市場。專家指,鐵鑊含鉻、鎘、鉛和砷等對人體有害物質,人體吸收後嚴重者可致命。
報道指出,在江西上饒縣永樂村,到處可見堆放裝化工原料的廢棄鐵桶,部分桶上還有代表易燃和有毒標誌,不少工廠用這些廢桶做原料,一天可生產四百至五百隻鑊。
重金屬超標
工人為清走廢桶污漬臭味,除火燒外,還用硫酸和鹽酸處理。工廠排出的污水更污染附近農田,情況已存在很多年,卻一直無人監管。廢桶製的小鑊,由於售價廉宜,不少餐廳都喜歡使用。
有關部門檢驗發現,這些鐵鑊重金屬鉛含量偏高,對人體造成危害。專家指出,廢桶本身可能含有鉻、鉛、鎘和砷等有害物質,人體吸收後容易患上呼吸道或皮膚病等多種疾病,嚴重者更會危及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