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09月12日(日)
24小時瀏覽記錄
吉拉德在本土施政方面有多出眾,日後自有分曉,但可以肯定的是,外交並非吉拉德專長,她邀請陸克文出任澳洲外長,有更實際考慮。
眾所周知,外交官出身的陸克文能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如今中國是澳洲最大出口市場,澳洲經濟能在全球陷入衰退之際一枝獨秀,全賴該國向中國大規模出口原材料和資源,吉拉德邀請陸克文出任外長,相信有助凸顯澳洲政府對中澳貿易關係的重視,給市場一顆定心丸。
在政治和軍事合作方面,澳洲與美國關係密切,陸克文出任總理期間,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國務卿希拉妮關係良好,由陸克文出任外長,對美澳兩國軍事合作關係起到穩定作用。此外,陸克文一直希望在二○二○年前建立包括東盟十國和美國在內的亞太社區,對吉拉德來說,無論建立亞太社區的機會有多渺茫,最重要還是新政府在外交上有賣點,讓陸克文掛着外長頭銜繼續追逐亞太社區夢,也屬正路。
吉拉德曾表示,若工黨勝出大選,她會讓陸克文出任一個高級內閣職位,吉拉德信守承諾,無非想向外界證明,工黨內訌已告一段落。反對派則大潑冷水,指總理和外長應該絕對信任對方,暗諷吉拉德與陸克文之間始終有一條刺,她找陸克文當外長隨時是愈幫愈忙,危及澳洲外交政策的穩定性。
口沒遮攔的反對黨聯盟領袖艾伯特更表示,吉拉德排出的這個內閣陣容,是要獎賞那些有份將陸克文拉下台的「陰謀分子」。陸克文在坎培拉接受記者訪問時,在他眼中有比個人利益更值得守護的國家利益,陸克文究竟想要表達的是自己已拋開舊仇放眼未來,抑或是為了國家不得不忍辱負重接受外長任命?
吉拉德幾經辛苦才爭取到兩名獨立派議員支持,以七十六席對七十四席勉強在國會眾院取得過半議席,只要工黨執政陣營中有一位議員倒戈,又或者工黨在議員身故或辭職觸發的補選中敗北,澳洲政壇便會再度陷入僵局。吉拉德能否坐穩總理寶座還未可知,陸克文不計前嫌答應出任外長,會否另有所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