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以土經貿利益難解政治分歧

對於聯合國成立委員會,專責調查月前以軍向從土耳其駛往加薩的救援船開火事件,以色列日前作出正面回應,表示願意合作。

以色列擺出合作姿態,不表示可以擺平以土兩國的緊張關係;土耳其有其全套的外交策略和盤算,以色列只是其中一個着力點。事實上,跟聯合國的調查合作只是開端和第一步,最後一步是以色列會否無條件接受聯合國調查委員會的結論和報告;如果報告對以色列不利,那以色列作何回應,才是決定性的關鍵所在。

無論如何,以色列願意合作是未來以土關係出現轉機的必然一步,若連這一步也不肯走,那根本無從改變目前的僵局。合作,一定比繼續指摘救援船跟極端分子與恐怖分子有關來得有建設性,表示以色列正微調其強硬的立場。

以國助調查 向現實妥協

以色列的一貫問題,是以不對稱的武力手段去應對迎面而來的挑戰,就算土耳其船上有極端分子,也觸犯了以色列的封鎖禁令,但是否需要用到亂槍掃射來回應?在文明世界裏,輿論不會站在以色列這一邊,土國總理埃爾多安就是看穿這一點,才堅持要以色列道歉,除非以色列有非常有力的證據證明船上真的有恐怖分子,否則聯合國的調查報告肯定對以色列不利,但那是幾個月之後的事。

英國首相卡梅倫上月訪問土耳其,已經就開火事件表態,認為完全不能接受。連英國也作如此取態,其他國家的判斷已可思過半。在民主社會,政府的外交政策總不能違背民意輿論。月前本欄引述英國廣播公司有關各國公眾形象的調查,以色列是和北韓、伊朗等國家同級;各國對開火事件已有公論,以色列接受聯合國的調查其實是為勢所逼,跟客觀政治現實做一個妥協。

有評論認為,以土關係不致變得太壞,並以兩國近月來的經貿投資活動完全沒有減少,認為以土兩國都需要對方,並表示土耳其人所用的手提電話、個人電腦以及電視,都是用上以色列的軟件,所以斷言土國不會離開以國太遠。

政治歸政治 商業歸商業

這些舉證都是事實,也是以土兩國政府還保持一定克制的原因。政治歸政治,商業歸商業,盡量不把怒火無限制的燃燒,這只代表兩國、或起碼土耳其政府不開闢無謂的戰場。正是因為把政治和經貿作有效的區隔,土國政府更加可以擺出強硬姿態,以色列的軟件不是全球獨家,不是不可以取代,如果以色列真的要把政治和經濟的防火牆拆掉,到時埃爾多安的政治利益恐怕不是那十來億美元的貿易額可以抵銷。

因此,以土兩國在經貿上有共同利益,但這些共同利益卻不足以抗衡兩國存在矛盾的政治利益。正如卡梅倫訪問土耳其時所指,把土耳其拒於歐盟門外才是問題的核心;若然土耳其東靠,對以色列的立場一定不會軟!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