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無辜孩童性早熟 無良官員多弱智

湖北武漢三名一直食用同一品牌奶粉的兒童,身體出現性早熟特徵。其家長曾想把奶粉送檢,卻深陷「檢測無門」的窘境,質量監督檢測機構拒絕了他們的「個人申請」,藥監部門聲稱關於奶粉的檢測指標中也沒有激素這一項。

兩年前的三聚氰胺奶粉,成為眾多家長揮之不去的痛,如今激素奶粉又橫空出世,讓天下父母再次提心吊膽,中國奶粉為何讓人如此不放心?中國寶寶還有甚麼安全的食品?被毒奶粉和激素奶粉餵大的中國寶寶,希望在哪裏?中國的未來又在哪裏?

當問題奶粉的悲劇上演了一齣又一齣之後,那些年輕父母的憤怒,不知該往哪裏發洩;奶粉生產商和監管者的臉面又該往哪裏放?他們到底還有沒有起碼的道德底線、廉恥之心和責任意識?一個能把國人送上太空的民族,怎麼會一再在一包奶粉面前狼狽不堪?

最可悲的是,這些兒童受到傷害之後,家長們卻「投訴無方、檢測無門」,這正是典型的行政不作為,是推卸、包庇的具體體現,也是對那些不幸家庭的二次傷害,這種傷害比單純的幾包毒奶粉為禍更烈。

吏治不彰 毒奶難除

當初的三鹿奶粉事件其實很早就有人舉報,有關部門強調事實不清、且舉報比較零星而不加理會,最終釀成重大公共事件,使受害者擴散到幾十萬人,使中國奶粉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上次事件僅僅發生在兩年前,諸多結石寶寶至今未康復,為何監管部門又對激素奶粉坐視不理呢?難道要釀就第二個三鹿危機?

質檢部門和藥監部門本應是食品、藥品安全的把關人,他們受僱於民,全心全意滿足公眾的安全訴求是其不可推卸的職責。以「個人申請」不合規範,「激素檢測」不在檢測標準之內等藉口來搪塞推卸,不僅沒有任何正當性和正義性,而且是對老百姓利益的漠視與踐踏。

食品添加激素事件早已成為內地的潛規則,比如各地養殖的生猛海鮮,很多都是在餵養階段就加入避孕藥等激素,使這些海鮮不僅加快成長,而且個頭大。無良商家大賺黑心錢,但老百姓尤其是兒童將這些激素吞下肚,將留下一生的遺憾。這種行業的公開秘密,無論質監、工商,還是農業部門至今都置若罔聞。

如果出了問題,輿論鬧大了,這些部門又會以「標準滯後,不在現有檢測標準之內」、「設備老化,檢測不出超標」等技術原因,堂而皇之地推卸責任。質檢、藥監部門一而再、再而三地落後於形勢,這無疑是草菅人命,是變相的大屠殺。其實,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鑰匙關鍵在於吏治,腐敗導致社會百病叢生,無良商人也就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