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癇症發作可引起全身抽搐及失控,導致意外發生,但即使發作時間短暫及輕微,旁人以至病人都未察覺異常,亦可以為病人帶來深遠影響,尤其是兒童,若沒有適當治療,頻密的發作不但可導致發育及發展遲緩,甚至出現學習及智力退步的情況。
事實上,短暫的腦癇發作可能只會令病人失神一會兒,過後便回復正常,像無事發生一樣,但實際上,每次病發時,病人與外界失去聯繫,正在學習階段的小朋友於是無法吸收課堂知識,慢慢成績有所退步,這亦是兒童患者常見的首個症狀,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老師覺得小朋友上堂「遊魂」不留心,要見家長而引起懷疑。除影響知識吸收外,病發也會對腦部造成影響,引起結構上的受損,繼而影響智力發展。
對於兒童腦癇病人來說,如果沒有及早治療,智力可能會受損甚至倒退,曾經有一名缺乏早期治療的病人,到九歲時其智力水平比五歲更低。其實,人腦的學習能力在出生至十四歲為最強,因此若能盡早控制病情,病童仍有機會可以追趕發展進度,但過了十六歲後才處理,則未必能夠重新學習新知識。
所以,對於沒有抽搐症狀的病人,也需要用藥物處理腦癇發作引起的失神問題,以免影響病童的智力和學習發展,但藥物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長遠要研究是否有其他方法如腦科手術,可以根治引起腦癇的病源。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方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