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遭受恐怖襲擊,造成人命死傷的切膚之痛,事件震驚世界之餘,不能不讓人反思,恐襲無孔不入防不勝防,何以成為「常態」?更嚴峻的是,由拉登的阿蓋德起,各國聯手反恐,美國更擊殺了拉登,但恐怖活動並未止住。不但阿蓋德人亡未散班,還冒出個更恐怖的伊斯蘭國,而且恐襲化整為零單兵獨鬥,反恐更困難,此亂何處是盡頭,反恐如何進行下去,是擺在各國眼前的難題。
世界日益走向偏激,這與中國歷史上的官逼民反落草為寇,以及民不聊生揭竿起義不是同一回事。現今許多極端分子「產出」於西方富國,不少加入者是中產或富家子弟,根本生活優裕,恐怖活動的根源,很大程度源於對立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反恐的治本之道,就是消弭世界上的對立和仇恨,才能消除恐襲亂源。
美國有官員預料,要敉平伊斯蘭國需幾年時間。時間固然是問題,蕩平伊斯蘭國是否能消除恐襲是更大問題。對恐襲亂源反思,觸及西方的地緣策略,西方對待不同制度的國家,甚至對夥伴或盟友,採取製造對立、分化內部戰略,令自己漁翁得利。造亂漁利的戰略觀一日不改,不但無從根治世界觀、價值觀尖銳衝突,反令西方對反恐持雙重標準,常留恐怖活動隱患。恐襲要能斬草除根,西方深刻反思、端正戰略,遠比捉捕恐怖分子來得重要。
陳穎柱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