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大佬文化是政黨政治毒瘤

  • 隨着普選臨近,香港也進入政黨政治時代,獨立人士參政的空間愈來愈窄,惟有依靠政黨的集體力量才能殺出生天,但政黨內部的大佬文化卻成為政黨發展的毒瘤。

    香港很多政黨成立才幾年,但內部大佬明星的卡位佔位情況相當嚴重,從今次選舉提名來看,人民力量啟用新人最多,民建聯次之,自由黨、民主黨又次之,最差的是公民黨,幾乎沒有給予新人任何機會。

    明星黨員空降摘桃

    日前媒體披露,公民黨新界西支部多名重要骨幹成員退黨或辭職,這些人在當地經營多年,有良好的人脈與關係網,是公民黨不折不扣的地方樁腳,但在投票前的敏感日子卻集體譁變並向媒體投訴,據說有人不滿黨內大佬突然空降摘桃子,憤而出走。

    在民主選舉的社會,一個政黨要獲得成功,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明星黨員,二是強大的基層樁腳。公民黨明星黨員層出不窮,但基層樁腳卻一直為人詬病,地區支部的成員在當地打拚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按理公民黨應該照顧這些人的利益,但沒想到在協調今次立法會選舉名單時,居然一連空降兩名黨內大佬,將地方實力派完全棄置一邊,這叫那些小兄弟如何心服口服?

    空降明星大佬表面上是爭取勝選的可能,但這些明星空有好口才,卻與地區利益沒有任何瓜葛,這如何讓當地選民心甘情願投你一票?○八年自由黨兩位立法會議員雙雙敗選,是上佳例子。地區工作表現、區議員與地區組織的支持,有如參選人的「腳」,明星有如「頭」,頭重腳輕者往往站不穩而倒地。

    此外,這種空降方式也斷絕了當地支部成員的出頭機會,這些人忙了幾年,最後為人作嫁衣裳,自然心灰意冷,難有激情與動力去做繁重而又勞累的輔選工作。這種空降方式,讓人覺得明星政客們為一己之私而置黨內團結於不顧,對選民的心理也造成極大衝擊。

    有難是全黨一起擔,有福是大佬獨自享,這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一個政黨如果不能給黨員希望與出路,只會讓黨員傷心,讓支持者灰心,最後結局只能走向沒落。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國民黨,曾幾何時,黨內大佬文化相當流行,老人霸佔權力要津,新人苦無出頭之路,很多年輕人最後投入到對立面,使國民黨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危機。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