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救災經驗為學生導航

  • 【專案組報道】機械工程師高永賢曾隨無國界醫生隊伍,到災場戰區復修醫院、接駁無線電、兼任保安工作,為的是要在有生之年做有意義的事。他的付出得到不一樣的回報,更獲受助人以生命中最重要的物品作謝禮。今天,他把戰線轉至港大校園內,以救災經驗助新一代認識行善藝術。

    曾隨無國界醫生參與○四年南亞大海嘯、○五年巴基斯坦地震及○八年四川地震救災工作的高永賢,早年在美國的大學修讀機械工程,畢業後成為工程師,先後到台灣、日本等地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他思索到人生中能否做更有意義的事。未幾,他決定放下一切,更於○○年首次隨無國界醫生隊伍,踏足飽經戰亂洗禮的南蘇丹,協助復修當地的醫療中心。

    不能代入災民的絕望感

    九一一事件後,高在與阿富汗接壤的烏茲別克服務,當時傳出阿富汗會進行軍事報復的消息,親友力勸他離開,但高未有動搖意志,相反與隊友細心留意物價升降,以及機場使用情況,並儲備充足糧水,堅守當地。見證過天災人禍的威力,令他對生命的價值不斷反思。

    作為志願工作者,高提醒自己在理解災民需要的同時,不能代入災民絕望的感覺。從戰線退下,他選擇到香港大學擔任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的高級導師,以個人經驗為學生導航,不要將汽車及樓房定為個人存在的價值。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

    手持蘇丹人民送上以子彈殼打造的手鐲,高永賢以過去救災的經驗協助年輕人認識行善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