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談日本:小田原麵屋通
參觀過小田原城後,我冒着大雨步行至火車站,車站大樓二樓商場有個叫做「小田原麵屋通」的麵食廣場,馬上去找吃的。麵屋通的「通」在日語中可解做街道,小田原麵屋通只有四家店,包括來自神戶、賣炒麵的長田本庄軒;來自大阪的鶴橋咖喱烏冬;聽聞會登陸香港、賣讚岐烏冬的丸龜製麵;還有家醬油拉麵店丸醬屋。那刻最想吃濃味的食物,所以揀了長田本庄軒。日式炒麵是幾乎沒藝術可言的平民化食物,只管將麵條倒在鐵板上,再淋上醬汁,門外漢也炒得到,但長田本庄軒有其特色。麵條是自家製,師傅先將麵條倒入燙水中煮一會,篩乾水再倒在鐵板上炒,最後加入自製的混入了蒟蒻的燜牛筋粒。一般的炒麵一咬即斷,但長田本庄軒的帶點軟韌口感,味道很濃,正合我的喜好,但可能有人會嫌過濃。
吃罷,胃袋仍有餘裕,再買了碗鶴橋咖喱烏冬。師傅將極濃咖喱汁倒入砂鍋,放上爐頭加熱,烏冬口感並無特別,但咖喱汁味美;那店同時提供咖喱飯,淋上同一種咖喱汁,可知有多濃稠。日式拉麵和炒麵的最基本食材是麵條,但「同麵不同命」,炒麵再美味也不會獲米芝蓮青睞;反觀2012年版的北海道版米芝蓮美食指南,推薦了北海道境內十九家拉麵店。本是同根生,相差何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