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 光証去年因A股興旺而盈利急增,光控亦得以水漲船高。(資料圖片)

    港股昨日波幅較小,恒指高低位相差160點,收市微升7點,國指則升47點,在牛皮市下維持640億元成交,期指則減至3.7萬張,A股成交亦再縮到不足4,000億元人民幣,投資者趕住歲晚收爐,惟最大原因可能是看不通市況,一味炒減息或降準總有盡時,經濟放緩及通縮之勢未必能靠放水挽救。

    太陽日誌

    美股未計昨晚連跌兩日,A股則連升兩日,在互相拉鋸之下,港股不跌亦不升。正如昨日所言,內地經濟數據愈向下、股市卻愈有支持力,但到真正減息或降準時,投資者則爭相走避。內地昨公布CPI降至0.8%符預期,PPI則低於預期,「通縮」這兩個字再成熱話,雖然一月CPI可歸咎於春節和油價因素,但通縮憂慮仍正每月增加。

    通縮以日本為鼻祖,香港亦曾經嘗過,均知對經濟的危害性更甚於通脹,然而,很難想像每年最低工資增加一成的中國亦會面對通縮,那顯然是過去濫發貨幣、盲目追求高增長、房地產過熱等後遺症,碰上現時經濟放緩及打貪,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幾項因素造成今日好像面臨難關,但在下對中國通縮並不太擔心,儘管人民幣不能大貶值,惟中國解決問題的招數和空間仍多的是。

    滙控息高有支持

    國際焦點依然在希臘,冇錢又不想緊縮只有發窮惡,兼人窮思舊債,要求德國償還二戰賠款,多國已經預先為希臘脫歐做好準備。所有事情均有前因後果,只是財金官員能否提早察覺,抑或經濟學者事後孔明而已。就如國際大型銀行,現在被窮追猛打,追溯過去的助富人逃稅、洗黑錢、操控匯率、拆息、商品等交易,都是舊日的債今日償還。

    滙控(00005)在70元關口徘徊已久,早前才借歐洲QE略為回升,現又可能遭巨額罰款,但新聞其實是舊聞,早日解決反而可消除不明朗因素,集團將於本月二十三日放榜,雖然未來盈利將不受看好,惟5厘以上的息率始終是最大支持,現下債券息率跌至新低,中移(00941)及領匯(00823)等收息股亦得3厘左右,滙控爛船總有三斤釘。

    光証積極國際化

    昨日另一異動股是光大控股(00165),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升幅達6.3%。觀乎其他金融股並無起動,光控的升勢顯得不尋常。據推測可能又與重組及整體上市有關,去年十一月光大系終完成股東重組,當時股價曾高見20元以上,其後調整兩成,本月突破下降軌阻力,並升穿各條平均線,論走勢可謂復勇,只是現時各股均升勢短暫,炒消息隨時摸頂。

    「光大集團今年借殼光大控股整體上市」是預言,但何時兌現期票則難有定案;基本因素方面,光控表現與A股息息相關,資產值隨之水漲船高,而旗下光大証券(601788.SH)去年多賺9倍,近日又高價收購新鴻基金融,希望走國際化路線。不過,近期A股成交顯著回落,亦遇着「收傘行動」,短線可以等待,中長線仍有可為。今年A股IPO數目預期較去年增加1倍,另中國證監會大力改革,除IPO擬實施註冊制之外,股票期權登場反應不俗,未來有機會繼續「衍生工具化」,而跨境ETF已可以實施T+0交易,A股今年大有機會納入國際指數,好消息多籮籮。

    今年亦有多隻券商股準備來港上市,該板塊相信不愁寂寞,只是靜待買入時機而已,兩大龍頭股中信証券(06030)和海通證券(06837)固然是對象之二,而中國銀河(06881)因較倚重佣金收入,在成交量萎縮下較吃虧。至於光控,由去年十月延伸的升軌支持在16.8元附近,可在該水平買入。

    史提芬

    查詢股票編號
    租/售 租   售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