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黑灰白:最低工資

  • 早前多番提及,最低工資必須跟生產力掛鈎,再按工種調節,否則整體工資將會不切實際地按年高升,最終導致的經濟惡果,便要由整個社會承擔。

    政客玩弄勞資對立的老把戲,罔顧香港資本主義社會的市場定律,大力鼓吹平均主義,損壞了就業市場生態,使人力資源嚴重錯配。大家都只顧及眼前利益,寧求今天較為舒服的溫飽,依靠經常調高最低工資來改善基本生活,而不圖通過增值以求更上層樓,社會向上動力終會因而逐步減弱。觀乎年輕有為的青年寧當保安,不謀別業,可見一斑。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職場結構性問題,某些工種的確是低效低值,按工衡值,即使辛勤工作也難得溫飽;然而貿然提高最低工資只會將之變成一群低效高薪的僱員,增加企業成本之餘,卻不會為僱主增加邊緣利潤。企業維持經營必須加價,便加劇通脹壓力;僱主支持不住被迫結業,則造成失業問題。

    政府首要解決的是在職貧窮問題,穩固安全網,甚至可以考慮推行負入息稅制,方能保障市民生活,減輕僱主負擔,維持企業經營,鞏固就業人數,紓緩通脹壓力,促進經濟發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反而過分推動最低工資,連年累加,無異殺雞取卵,企業終有支持不住之時,結業離場,信非社會樂見。

    勞工界也應實事求是,爭取權益也得按部就班。

    譚榮邦 前政務官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