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貧窮是政治問題

  • 現屆政府重設的扶貧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為香港歷來首次訂立貧窮線展開研究及討論,雖然扶貧委員會主席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但CY梁振英為顯示對扶貧工作的重視,特別出席有關會議,他聲言香港的貧窮問題積存已久,除了是社會公義問題,亦是政治問題,CY這個提法,已把解決貧窮問題上升為政治問題,與管治掛鈎,必須傾政府之力應對。

    貧窮問題為何變成政治問題?外國的經驗顯示,中產族群愈龐大,社會穩定程度愈高,反之,貧窮人口愈多,將會累積對社會的不滿情緒,衝擊政府管治,甚至演成流血革命,推翻統治者。香港不會搞到咁激,但近年的社會氛圍,關注弱勢社群,為他們爭取更多權益,成為多個政黨擴大支持度的必由之路,也是批評政府施政無方、漠視民生、加劇仇官仇富情結的永恒武器。

    香港近年的社會問題,並非共貧,而是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前朝曾蔭權政府心知肚明香港經濟轉型,勞動市場出現錯配現象,工種薪酬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解決的辦法,不是教人捉魚,而是給人一條魚,曾蔭權政府任內做得最多的「扶貧」措施是「派糖」,絕大部分屬一次過的紓困措施,原因是不可對公共開支構成長遠負擔,政府施政缺乏協助貧窮人口脫貧的長遠扶貧規劃,即使年年「派糖」幾次,加上關愛基金針對特定項目的現金資助,均無助解決深層次的貧窮問題。

    貧富差距衍生的社會不滿,對政府管治的衝擊,遠較共貧的殺傷力大,香港社會累積的民怨,除了政府管治水平下降,貧富懸殊成為加劇民怨的催化劑,政黨打着為民請命的幌子,政治成本低而效益高,加上不會上台執政,毋須負上亂開政治期票的責任,由社福政策、居住到就業問題的說詞必定美麗動聽,政府頓成千夫所指,貧窮問題成為政黨牽制施政、凝聚支持力的工具,這當然是政治問題,特區政府能夠解決貧窮問題,也等於消除管治不穩定的種子,減少政黨對施政的干擾。

    就以特區政府推出的長者生活津貼為例,政黨要廢除入息申報制度,其實是與政府搶奪民意,彰顯誰更能照顧基層利益,如果照單全收政府建議的長津方案,豈不是讓出政治光環,淪為抬轎角色,只是民情對政黨拉布反響日大,才放軟手腳,讓政府在扶貧戰場嘗到甜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