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爭實利成中日矛盾首位

本欄周一指中日關係今年開局十分糟糕,事緣雙方的「館舍糾紛」。最新消息,北京已同意日本駐華新使館使用,日本也以備忘錄形式向中國政府承諾,為駐日中國公館搬遷和興建事宜提供法律許可範圍內的協助;但在野自民黨批評此舉軟弱,顯示事情還沒有完。正如筆者所指,「館舍糾紛」其實是當下中日內在矛盾的折射。事實上,自中國的GDP超越日本,中日之間的三大矛盾位置已有變化,實利的爭奪已上升為首位。

筆者總結的中日三大矛盾為歷史、感情和實利。歷史問題,就是圍繞參拜靖國神社而觸發的日本二戰侵略史的認定及反省;感情問題,日本幾乎每次民調都指八成以上的日本民眾討厭中國人,而中國網民幾乎是百分之九十恨日本人;至於實利,焦點就是釣魚島及東海海洋權益的劃分。

一般邏輯而言,實利當然是「重中之重」,無論如何都是第一位的,然而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年以來,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前三十年,中日爭吵最多的是歷史問題。也許,這是得益於鄧小平確實有超人的政治家智慧,在日本國力遠強於中國並且挾持對中國巨額低息貸款援助之際,就釣魚島問題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留待下一代智慧解決,將火頭壓了下去。

事實上,應該說,日本大財團也敏銳看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商機,日本從中的獲利蓋過釣魚島問題,也就一定程度默認老鄧的主張。因此,那一段時間,中日的衝突多在歷史認識上,而且多為中國方面發難,北京高層可以因為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而數年不與他會晤。

日本突然動作多多

或許,中國的GDP超過日本,日本才如夢初醒,知道中國也是潘朵拉盒子,打開了就不得了。筆者相信,許多日本的戰略家後悔,三十年前就不應該巨額經援中國。但是,後悔藥是吃不了的,而現實還可以一戰,尤其是老大哥美國明確了重返亞洲、制衡中國的戰略,日美既有軍事同盟,還有TPP的構想。如此這般,中日之間實利爭奪的矛盾不可能不上升到第一位。

因此,今年日本突然對釣魚島動作多多,就不奇怪了。先是議員登島,之後又要為釣魚島附近的島嶼命名。另外,日本近日突然無端指中國在東海單方面開發油氣。確保釣魚島,從而爭取東海最大利益,應是當下日本國策。

古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