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婦(舌累)生仔醜態畢露
雙非B父親在威爾斯親王醫院與港人夫婦爭執,誤傷調停的女醫生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有前線醫護人員形容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內地孕婦湧港產子問題多,要求入院的招數層出不窮,有未作動「詐肚痛」叫聲震天、扮臨盆暈倒瞓地、扮權威要求開刀、「一哭二鬧三上吊」及中介人從旁教唆於程序上鑽空子等。有醫生組織擔心,公院醫生要處理病人之間的爭執會影響服務。
公院醫護擔驚受怕
威院行政總監馮康昨說,該院有醫生在調停中港爸爸爭執期間受傷,受輕傷的醫生曾到急症室求醫,沒有大礙。院方不希望類似事件發生,前線同事會感到害怕,心理有壓力。但他不認為同類爭執有上升趨勢,希望社會不要以分化本地和內地人的角度去理解事件。他強調,求診人士不論身份都會得到治療,希望大家心平氣和,不要因小事衝動。
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霍泰輝說,威院過往未曾發生同類事件,令人擔心雙非問題是否已在內地與本地人之間造成分化。公院資源有限,當局必須正視問題,特別是內地孕婦衝急症室,對醫護人員構成壓力,對孕婦和胎兒均有危險。
瑪嘉烈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周鑑明透露,該院亦曾發生內地孕婦令醫護人員「頭痛」的問題,包括有內地孕婦「詐肚痛」提早衝急症室,檢查後醫生發現根本未作動,勸孕婦出院時,對方十分激動,堅拒離開:「一哭二鬧三上吊咁,唔多唔少都對病房造成滋擾!」該院曾因而報警求助。
流感高峰雪上加霜
前線醫生亦曾向周反映,陪伴內地孕婦的「疑似內地親戚」,竟出奇地掌握在港分娩的最新資訊,又竊竊私語教導內地孕婦採取甚麼策略在港分娩;更有孕婦提出無理要求,堅稱自己的健康狀況需剖腹分娩,不肯順產:「佢只係唔想花時間,就話內地醫生話佢一定要開刀生。」周指,前線醫生按臨床情況,決定孕婦是否需剖腹分娩:「唔係畀佢想點就點。」
亦有雙非孕婦用「死賴」的辦法求入院分娩,一衝入醫院大叫好痛要生仔,之後就「暈咗响地」,導致醫護人員要放下原來工作處理,也是影響其他病人的應有服務。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蘇潔瑩認為,公院正面臨冬季流感高峰期,工作量已增兩至三成,若再花時間處理病人爭拗問題,將影響臨床工作:「醫生唔係做調停,係做臨床。」她指,醫生需應付內地孕婦不切實際的期望,只會令醫生士氣低落,人手流失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