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停車熄匙分化社會?

顧問老師:歐陽凱琳

停車熄匙措施於本月十五日實施,除獲豁免車輛外,任何車輛的司機於非酷熱或惡劣天氣下,每小時只有三分鐘豁免停車熄匙時間,違者將被罰款。社會有批評聲音指,停車熄匙對改善空氣質素有限,卻激起職業司機與大眾間的矛盾,究竟這措施會否造成社會分化?

Q:停車熄匙會造成社會分化,你認同此說法嗎?

A:認同。現時措施有如將職業司機及大眾的利益置於對立面,兩者必然產生矛盾;而由於職業司機人數眾多,不滿聲音亦會較大,令兩者矛盾更激烈。

Q:政府於商議推行停車熄匙期間,一再讓步,反映了甚麼?

A:港府制訂措施時,以氣候完全不同的加拿大作為參考,而非參考氣候相似的台灣南部或新加坡,所提方案因此不切合香港情況。另外,政府於諮詢期間,只提出大框架,欠具體內容,令業界及相關團體無法提出意見,要等到方案出台後才反對,這都反映政府事前準備工夫不夠全面及不充分。

Q:以立法達至減排減廢是否最有效?有否更佳方法?

A:透過立法並制訂罰則,能提供經濟誘因,誘使市民減排減廢,是有效、最快見效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須訂立長遠環保政策,讓市民跟隨,再配合停車熄匙、膠袋稅等法例,才能事半功倍。

延伸思考

Q:在外國,不少地區都有停車熄匙的規定,為何於本港推行卻遇上如此大阻力?

A:首先,港府制定環保政策時,欠缺全盤計劃,亦未有任何針對珠江三角洲污染、屏風樓等更嚴重問題的措施,反而著眼於停車熄匙、徵收膠袋稅等較次要的事情上,無法展示推行環保的決心,大大降低市民跟隨的意欲。另外,本港育側重商業科目,不重視環保議題,市民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亦遠較其他地區的市民低。

Q:政府推行環保政策時,環保團體應擔當甚麼角色?

A:由於政府對環保認知有限,推行環保政策時難免出現問題,環保團體可擔當監察角色。政府亦可考慮於推行環保政策前,主動邀請環保團體提供意見,避免措施出台後才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