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超級區選是利是弊
政改之後,功能組別增加五個來自區議會的議席,令向來負責地區事務接見街坊的區議員有機會變身「超級區議員」,進身立法會議政。各大小政黨於下屆區選來個大混戰,有老牌政客出山,也有政治明星空降地區參選,又有新進政黨派出年輕敢死隊,戲碼十足,選情被喻為史無前例地激烈,對選民來說,孰好孰壞?
Q:不少重量級政治明星空降區選,競爭激烈,會否令區議會變質?
A:區議會的工作定位於地區事務,主要討論非政治性的民生議題。即使現在有立法會議員兼任區議會議員,亦不見得區議會成為顯著的論政平台。區議員只在關乎重大政治議題時始收集市民意見,如二十三條和政改方案。而政治明星參與地區工作,令更多市民關心政治議題,亦是好事。
Q:與早幾屆區選相比,今年大批年輕新血出戰參選,政界年輕化,對香港是好是壞?
A:政界年輕化是好事,各政黨領軍人物多出身於八十年代,受當年中英談判刺激投身政界。但今日政界仍由這些政客主導,缺乏培訓人才致青黃不接。出色的政客懂得面對不同政見,處理政治紛爭,香港政界缺少這類人才。年輕人出戰參選,能接觸地區聯絡工作,增加磨練。但政黨未必有資源支持落選新人繼續參政。
Q:今屆區議會選舉,被喻為史無前例地激烈,是否反映市民的公民參與較以往強?
A:區議會納入功能組別,區議員能進身立法會,雖選情比以往激烈,不代表投票率會提高,未能看出市民的公民參與有否改進。但近期有代表不同立場的新政黨湧現,這些團體不講政黨間的協調,反映社會不同人士聲音,令論政聲音更多樣化。從這角度看,會增加公民參與。
1.超級區議員進身立法會對香港的政制發展有何影響?
A:因直選議員和功能組別的比例維持不變,對將來立法會內的投票結果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因為新增五席的超級區議員由全港市民投票選出,令他們在議會內的投票變得意義重大,背負更大的民意授權。
2.香港有區議會、立法會兩個選舉,是否代表選民意願能夠清楚向政府表達?
A:香港有兩層議會已經足夠,英國同樣只有兩層議會︰地區和國會。但當中的議員能否清楚代表市民意願,有待商榷。區議員有不少為委任議員,並非全部由民選產生,而立法會中亦有一半為功能組別議員,由少部分選民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