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港旅業何去何從?

顧問老師:香港中文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李兆波

香港號稱購物天堂,不過亞洲多個地區的旅遊發展急速,如新加坡、澳門及台灣等,反之香港卻接連爆出旅遊業醜聞,包括惡導遊辱罵內地遊客,消委會更多次收到有黑店以不良銷售手法欺騙旅客。香港的旅遊業面對「外憂內患」,發展應何去何從?

Q:試解釋本港旅遊業的「內憂外患」,及對本港有何影響?

A:香港旅遊業的「內憂」是旅遊業管理不善,導致黑店、黑心導遊肆虐;「外患」則指以環球影城聞名的新加坡、賭業發達的澳門及實施「離島免稅」的海南島等競爭。如本港的旅遊業不求改進,十年後,零售業將被其他地區搶走生意,連鎖反應下,眾多基層市民從事的飲食業及酒店業也受負面影響,引發裁員危機,令失業率惡化,最終受害的是低下階層。

Q:香港的旅遊業倚賴內地遊客,但近日常有港人仇視內地人在公眾場所的行為,反映了甚麼社會現象?

A:這反映內地及香港有文化差異。由於殖民地關係,港人形成與內地人截然不同的文化,表現較為斯文,反之內地人則較隨便和不習慣排隊。而港人仇視內地人的行為反映兩者的不和諧,而這種對抗形式亦不理想,因為港人需給予時間內地人去進步,畢竟內地的市場及改進空間仍然很大。

Q:政府及個人層面如何做才可刺激來港旅客人數?

A:政府必須將旅遊業放在發展的更高位置。首先要承擔起監管旅遊業的角色,如成立旅遊局統籌業界發展,防止旅遊業出現醜聞,破壞香港形象。此外,政府要優化現有的旅遊景點,吸引旅客重來。在個人層面,其實每位市民都是旅遊大使,應學習接待之道,多掛上笑容,多主動幫助遊客,令遊客對香港留下良好印象。

延伸思考

1.有人說「香港是內地的窗口」,至今是否仍適用?

A:很多年前,企業需經過香港,才打開內地市場這現象。但隨內地改革開放,企業已可直接到內地開展生意。此外,以往香港比內地的優勝的是法制,故有跨國企業在港成立總部,但近年在營商安全方面,內地已大有進步,令不少企業直接到內地開拓業務,而棄選香港。

2.香港是否仍是大受旅客歡迎的亞洲國際都會?

A:回歸九七後,香港的亞洲國際都會地位已被動搖。首先,香港旅遊業在九七後發展平平,只興建了昂坪360及迪士尼樂園等,但推廣及實際入場人數仍需改善,加上保育古方面的缺失,變相漸失旅遊魅力。而其他地區的旅遊業愈來愈發達,分薄來港人數。此外,香港有「國內化」隱憂,內地人漸覺得香港與內地主要城市如上海、廣州分別不大,遲早不會考慮來港旅遊。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