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9/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如刀集:香港足球不值支援

申辦亞運正在諮詢,議員指港隊去年歷史性奪得東亞運足球金牌,但一年來政府對香港足球發展卻全沒投放。言下之意,是批評政府平素不推動體育,就算拿到好成績,政府仍舊支援冷淡;但申亞這樣的面子工程,政府卻可一下子豪花四百多億元。

如此批評,聽起來言之成理。一般運動員訓練艱辛,儘管有天分,仍可能被埋沒,退休後又可能沒出路;政府如果不撥出資源推動,是沒幾個運動員願意等待熬出頭的機會的。

但以香港足球為例,則說不過去。香港足球職業化快四十年,起步較日職聯、中超早了近二十年;較南韓、澳洲職聯早了近三十年,足球水平卻沒跟職業化成正比,日韓足球已能跟歐美頂級球隊抗衡,早把香港遠遠甩在後頭;在香港職業對抗日韓業餘的年代,我們猶是輸多贏少,可見水平提升,不僅僅是金錢所能解決。香港足總從來都有人把持,政府如果只投放資源而無從插手規劃,便是拿納稅人的錢來當冤大頭。

就算運動員有天分,用公帑來資助也必須很小心,運動員將來有大成就還說得過去;如果熬不出頭,當初的投放豈不成了私相授受?因此,政府通常只能資助體育項目,但資助已經職業化多年的香港足球,顯然是排名極後的選擇。

體育的確可以當投資,英超聯便是極成功的典範;政府花大錢,口口聲聲說申辦亞運是投資,便不應只談虛無飄渺的提升體育風氣,也很難埋怨公眾用成本效益來計算。

徐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