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2010

  • 2010年09月01日(三)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24小時瀏覽記錄

醫知健:思覺失調 憂被排斥難康復

【本報訊】根據國際醫學研究,患思覺失調的年齡高峰期為十五歲至二十五歲。香港大學一項臨床研究發現,思覺失調康復者對公開曾是患者身份感到憂慮,擔心被社會標籤及排斥,最終影響康復進展及成長。負責研究的精神科醫生認為,政府及社區在精神健康服務上,應加強針對消除公眾對該病的誤解,更有效幫助康復者重新融入社區過正常生活。

港大○五年以小組形式,對六名二十三歲至二十九歲首發性思覺失調康復者進行深入研究,他們平均發病一至兩年,個別仍需接受藥物治療。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林美玲指出,研究結果發現患者對康復的理解跟精神科醫生有所不同,精神科醫生着重病情控制及是否持續用藥,但患者本身較關注藥物副作用及公開曾經患病所帶來的社會標籤。

她續稱,患者對完全康復的定義是重新融入社會,並在社區擔當有意義角色,建立良好社交關係,從而感到被尊重,但社會對此症的負面標籤,令他們產生憂慮,以致不敢向身邊人透露曾患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