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青少年失業趨升 其來有自

本港的失業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特區政府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最新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三,較上月下跌零點三個百分點,是○八年十一月以來的新低,總就業人數達三百五十萬零二百人,較上月增加八千一百人。總體失業率走低,證明本港經濟情況改善,工作職位增加,吸納更多勞動力,但隱藏在總體數字之後的分類統計,卻看到社會潛藏的危機。

細看最新失業率中的青少年就業情況,十五歲至二十四歲青少年失業率逆勢上揚,攀升至百分之十三點二,具體失業人數增至四萬一千三百人。換言之,本港社會有四萬多名青少年每日游手好閒,這個族群的數目不斷擴大,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子。

整體失業率逐月下降,青少年失業率背道而馳,說明勞動市場提供的就業機會,與青少年的就業需求存在錯配現象。以十五歲至二十四歲的整個族群分析,教育程度應介乎初中至專上之間,但以較低學歷的青少年族群佔主流。有理由相信,位於待業青少年大軍頂部的族群,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他們只是尋找心目中的理想職位,轉工才暫時性失業。

至於其他的青少年失業大軍,部分是失業、甚至從未就業多年,可以說是現有教育制度下的失敗者。隨着本港邁向知識型經濟,勞動市場的職位並無容納這批低學歷青少年的空間,這批八十後,正在重蹈上一輩香港經濟轉向金融業主導、製造業北移,大批中年勞動人口被迫失業的命運。在新一輪的職場淘汰賽中,僅接受了基礎教育、甫出校門的數以萬計青少年,停學即失業,就算擁有較父輩略高的基本教育程度,依然無法打破人浮於事的宿命。

青少年失業率上升,累積的怨氣必定增加,對現實更加不滿。本年初高鐵撥款引發八十後抗爭,藉高鐵撥款諮詢不足的缺口,宣洩對就業、居住問題的種種怨氣,特區政府才如夢初醒,行諸多年的所謂青年政策,原來嚴重失誤,過度聚焦在教育背景好、沿着社會階梯向上流動的青少年族群,忽視了另一批在社會邊緣掙扎、自覺被遺棄的低知識青少年族群。如何協助這支「雙失」大軍回流就業市場,拆除這顆處於不穩定狀態的「人肉炸彈」,正是特區政府施政的當務之急。

上世紀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本港失業率飆升,當時特區政府陸續推出多項青少年持續學習計劃,延緩數以萬計完成基礎教育的青少年投向勞動市場,避免刺激失業率再上升,此模式沿用至今,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待業人口湧現。正是教育制度與經濟發展錯配,製造了目前就業市場青少年失業率不斷攀升的深層次矛盾。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