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8/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政府港鐵典型官商勾結

又會這般巧合?近日公共運輸機構排隊申請加價。到昨日,各大公交富戶中的「貧困戶」電車公司,也宣布申請在十一月加價,而且加幅驚人,高達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不過,更反高潮的在後頭,剛在六月加價百分之二點零五的港鐵公布上半年業績,勁賺六十六億三千九百萬元,堪稱公交機構的首富。

相對於港鐵,電車公司去年盈利僅八百多萬元,業績猶如山寨工廠,再不申請加價,明年業績預計見紅。電車票價結構只得成人及小童兩種,而且一價到底,就算加幅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實際每程加三角至五角。由於電車服務範圍局限港島區,又有集體回憶的護身符,相信市民的寬容度較高。電車這個公交貧困戶加價申請碰上首富港鐵的半年業績公布,還有其他公共機構的加價申請,正在產生一股化學作用,挑動市民的仇商、仇富情意結。

在各個公交機構之中,電車公司是名副其實的貧困戶,正是這個弱勢社群如一面鏡子反映港鐵的暴富,假上市公司以商業模式經營之名,還有尊重可加可減機制而「迫」不得已加價,半年利潤六十六億餘元,如此可觀的盈利,肯定不是靠兩個月前的加價得來。既然港鐵經營有道,凍結收費讓普羅大眾有點喘息空間,也是這間仍由政府作為大股東的公交機構應有之義,現在一派巧取豪奪賺盡每一分錢的唯利是圖手法,徒招市民對這個公交機構富戶的反感。特區政府坐視港鐵求利、不恤民困,與港鐵這間官商機構,示範了最典型的官商勾結。

審視港鐵的利潤分布,物業發展收益達三十七億餘元,是鐵路業務以外的重要收入來源,港鐵當然振振有辭票價只佔收益的一部分,但港鐵物業發展帶來的利潤愈豐厚,愈凸顯港鐵在市民的住與行兩大民生問題上賺得更多。港鐵坐擁沿線物業發展權,何異於地產發展商?以往地鐵建設發展的年代,是以沿線物業發展收益補貼建費,今日港鐵變身為香港鐵路營運的巨獸,為何沿線物業發展收益不再補貼鐵路營運開支,讓市民享用價廉物美的鐵路服務?

特區政府以港鐵是上市公司坐視不理,年年以大股東身份分享百億元利潤的豐厚派息,意義上等於向市民徵收間接鐵路稅,還有多年以來八達通公司出售客戶資料賺取的幾千萬元利潤,最後也算進港鐵母公司的利潤之中,特區政府收取港鐵股息,等於也藉市民私隱圖利。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