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2010

  • 2010年03月08日(一)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24小時瀏覽記錄

關心集:利益是要害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內地深孚眾望,不僅因為他是沙士英雄,更因為他的敢言本色。幾年來,他一再批評當局的醫療衞生和食物安全政策,引起廣泛關注。近日兩會期間,鍾南山又發炮了。

針對有毒食品屢禁不絕的問題,他指出,這是因為沒有嚴格的獎懲制度。他直言「國外就不一樣,一旦在番茄、魚丸等日常食品中發現一點點安全問題,馬上就會被罰得傾家蕩產」。

好個「傾家蕩產」!喪盡天良的奸商為了賺取高額利潤,不顧消費者的死活售賣黑心食品,奪去多少人的健康以至生命,對這些人,無論怎樣處罰都不過分。

可惜,這懲罰只有「國外」才有,在國內則是另一番景象,每當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當局都拋幾隻替罪羊出來,而黑心食品商及在背後支持他們的官員都安然無事。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被揭發後,當局處死了兩名農民,多數參與造假的商家卻逍遙法外。風頭火勢下,有幾名官員丟官,但很快就東山再起。

為何有這種荒謬的事情?鍾南山說得好,這是因為「存在着體制之痛」。他以近期的毒豆角事件為例,說明食品安全管理的混亂。豆角的生產、銷售、質檢分別由多個部門管理,表面上大家都管,其實是有利益就爭着管,沒利益就都不管。

鍾南山巧妙地點出了「利益」的問題,雖然點到即止,但大家已心領神會。事實上,正因為貪官與奸商在共同「利益」驅使下,千方百計為有毒食品開綠燈,才會出現目前的亂局。

關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