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03月08日(一)
24小時瀏覽記錄
香港小童群益會於去年九月至十二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十九間深水埗及觀塘區的中學,共一千二百一十五名初中生,了解青少年接觸吸毒資訊的情況。調查發現,二成七受訪者均在互聯網中認識毒品,亦有六成七人稱在學校中認識毒品,二十八人報稱曾濫毒。
常在網吧上網及於深宵和清晨時段上網的人,分別有一百七十一人及二百一十三人,常在網吧上網的人中,有百分之十點五即十八人,報稱曾吸食精神科毒品,佔全部二十八名濫毒者的六成四,較其他受訪者的吸毒機率高約十倍。清晨上網者中有一成人即二十一人報稱曾濫毒。
網上充斥吸毒「指南」
調查亦發現,網上有人鼓吹青少年吸毒,三成五人表示會從網絡中接觸到引誘網民吸毒的資訊,當中分別有近三成五及三成人,會接觸到有關逃避刑罰的「指南」及如何提升藥物反應的資訊,竟有人在網上留言提醒在內地娛樂場所的注意事項:「完場時唔好企門口,要即走,唔好彩畀人捉到驗尿最好畀咗錢先。」甚至有網民分享索K經驗:「食唔知咩K嚟,大(藥效強烈)到差啲返唔到屋企,好爆!」
該調查又分析青少年的行為意向,發現有百分之六受訪青少年表示未來會吸毒,五成三人指未來兩年會飲用酒精飲品,亦有人表示將會賭博等。
放學先瞓覺夜赴網吧
小童群益會總幹事羅淑君認為,上網時間愈長,愈增加未來濫用精神科毒品的風險,擔心現時大部分網吧均二十四小時營業,沒有年齡限制,建議政府應參考電子遊戲中心的營運管理條例,規管網吧的營業時間至午夜十二時,以阻止青少年深夜流連網吧。
該會外展社工劉貽發稱,近年家長偏向將網吧當作「暫託服務」,不用獨留子女於家中,但忽視了子女極有機會誤交損友:「試過有細路話我知,放學返屋企瞓到八點先去網吧,再玩到天光返學,嗰段時間已經有機會群咗啲唔正當嘅朋友。」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朗中心負責人劉宏章則指出,青少年吸毒會首選在隱閉地方進行。他曾接觸一名十二歲男童,於凌晨到網吧吸毒;他解釋,玩網上虛擬遊戲已有偏離現實的感覺,加上吃迷幻藥物,更令人倍添迷幻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