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香港恐淪中國二、三線城市

回歸以來,本港與國際輿論不時爭論香港的定位,如香港是怎樣的中國城市?對國際有甚麼角色?特區政府高官不止一次強調香港是國際大都會,用字遣詞均瞄準其他國際大都會,能與比肩的目標是紐約及倫敦,向來不把內地一線城市放在眼內。回歸十二年後,本港的國際地位隨着經濟、吸引力下降而急遽滑落,最新警號是本港正邁向淪為中國二、三線城市之路,一顆明珠墜落了……

最近的高鐵香港段工程爭議,敲響了本港競爭力滑落以至國際定位的警號,先有基建工程界、工商界,後有城中富豪憂心忡忡,日前連跨國銀行的經濟顧問都發出警號,直指內地國力在未來十年必進一步提升,北京、上海的發展直逼香港,本港發展步伐如繼續拖拉或停步不前,便只有淪為中國二、三線城市一途。

論者擔心的是,內地已有在二○二○年打造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計劃,華南地區的深圳競爭力亦不斷增強,這兩大城市都以發展金融、物流為主線,又是內地一線城市,一舉一動均能配合國策,但本港的發展進度卻拖拖拉拉,一項高鐵工程亦因行政、立法甚至設站爭議鬧足幾年,與內地融合的進展十分緩慢,特區政府圖以六大產業豐富本港經濟架構的想法又只具雛形,在先天不足、後天乏力的情況下,與內地城市競賽結果可想而知。

本港國際地位急劇回落,原因離不開政府不敢為、社會爭拗多、發展程序擾人等,回歸十二年多,上述問題無日不困擾港人,不少港人也感深惡痛絕。可是,社會不斷出現爭拗議題,沉默的一群看着政府軟弱、無能兼無力,立法機構爭來吵去、正事少做,除了積攢不滿又能怎樣?無力改變的仍是香港向下滑。這個過程像極了港人常說的「陰乾」。

二○一○年已拉開了序幕,香港人是時候釐清定位,到底他們希望香港是甚麼樣的城市?甚麼樣的中國城市?不能再閉上眼聽特區政府如夢魘般宣傳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後天(八日),引起爭議的高鐵撥款將重上立法會;下月,新年度財政預算案亦會為來年發展擬定財務規劃,我們還能再放軟手腳嗎?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