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實攝影師吳文正 拍賣舊情

甫踏進本土紀實攝影師吳文正(Simon Go)的工作室,心裏暗呼:「工作室?是雜物倉吧!」屋內堆滿舊家具,抬頭往閣樓看,更放滿纏着蜘蛛網的舊式木櫈。拍攝舊物廿幾年的他,兩幅以老店為題的黑白紀實攝影作品《鏡明玻璃》及《永和雜貨》登上蘇富比,不過,他重視的是相片背後那幾被遺忘的傳統。

若有欣賞過吳文正《老店舖陳》攝影展的人,都會被相片中那份傳統情懷所吸引,作品後來結集成《街坊老店》攝影集,最近獲蘇富比看中的兩幅作品正出於此,最終兩張相片以八萬港元成交,這是首次有香港本土紀實攝影作品登上蘇富比拍賣殿堂,意義大於價值,Simon說:「相片在香港很難賣,紀實攝影則更難。無論拍賣結果如何,對本土攝影都是好事,從事攝影多年,現在叫做有少少認同,價錢反而唔重要。

呈現人文關懷

Simon的相片不止是懷老店的舊,在風格平實的相片中,透露了攝與被攝者的深層交流,呈現了攝影者的人文關懷:「用了四年時間影了二百間舖,店主由最初抗拒到愈來愈熟落,交流過程是最開心的,不過香港變得太快,老店開始沒落,時代潮流我無法逆轉,唯一可以做的是透過影像將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讓大家重新重視一直存在的傳統核心價值:刻苦耐勞、勤奮無怨,靠一雙手扛起全家的信念;這些老套如粵語片的傳統精神,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

關注低下階層

對傳統文化的關懷,或緣於Simon對紀實攝影的使命感,期望透過相機控訴社會不公義:「透過相片改變政府政策,是對紀實攝影者的最大鼓勵,這亦是我做新聞攝影的原因。」因為這團火,令他更關注低下階層:「我影的都是冇乜人理的一群,雖然他們的生活不會因這些相片而立即改變,能有少少改善,也達到了社會功能。」他在九十年代跟幾位攝影工作者以相片記錄籠民生活,相片後來在聯合國引起回響,令香港政府正視籠屋問題,令人鼓舞。

Simon自小在新蒲崗長大,也愛收集舊物,有段時間更放低相機,四出尋訪藥行藥廠,搜集傳統中成藥包裝。「幸得太太支持將收藏品整理研究,並編印成《香港葫蘆賣乜藥》一書。」這本書題材另類,卻吸引外國出版社賞識,更推出英文版。

傳承給下一代

為了重新定位再出發,Simon早前辭去正職全身投入傳統文化推廣中:「除了出版書籍,亦舉辦展覽,透過新方法去傳承,令下一代較容易『入口』。」之前辦過「牛下開飯」展覽,反應相當好,亦吸引了年輕一群:「我們中間一代的角色很重要:既要令這些美好保留下來,亦要想方法令下一代接受。」

回看Simon走的路,讀設計出身、從事新聞攝影、研究民間舊物到出版書籍,以至現在推廣傳統文化,每一步都好像順理成章:「就好像砌Puzzle,每步都連繫着,而每一步的養分仍然來自社區。」

後記:真豁達

夫妻二人暫時都是零收入,靠積蓄過活,問下一步會做甚麼?「無o架!我一向都見步行步……」之後Simon卻笑說:「話唔定走去做地產,哈!你諗吓,舊區拆喎,我可以先買咗阿婆間舖,再賣畀地產商,又好順理成章喎……」輕鬆說笑,沒有錢,卻有難得的豁達,是真正的豁達。

紅人檔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從事新聞攝影近二十年,公餘時愛拍攝低下層生活與傳統文化事物,並喜歡搜集民間舊物。曾出版《街坊老店》攝影集,並舉行《老店舖陳》攝影展,入場人數及媒體報道都破了歷年紀錄。

Rachel